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六十九章 又一個知情者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六十九章又一個知情者何夕現在能做的已經近乎極限了。一方面是技術的極限,何夕在科學技術方面,何夕雖然有所保留,但實際上,已經卡在工程技術上了,短時間,能有多少進步,何夕也不知道。另外一方面,新法在大明範圍之內的推行,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。再進一步,且不去說,那些保守派能不能忍受的問題,很有可能引起社會問題。倒不是說,大明經濟如此薄弱,承受不了這樣的變化,而是大明朝廷官員處理這類事務能力,實在欠缺。除卻一個字,殺。之外,他們估計沒有其他想法了。更有可能借題發揮,在朝野掀起反對新法的浪潮。這樣的局面,何夕也沒有準備好應對。“而今局勢已經變了。”姚廣孝說道:“大人,貞宗皇帝駕崩,自然是大可悲之事,但是陛下沒有能力將這樣一件事情善後,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選嗎?並不是,皇子之中,燕王周王,皆有龍鳳之姿,楚王,蜀王,亦可為一時之選,至於太孫長孫,與二皇孫,各具雄心,不管是誰。有陛下傾力支援。都足以坐穩天下。但是陛下偏偏要這樣做,就是要讓天下來一場奪嫡之戰。在陛下的安排之下,有心於皇位之人,勢不能共存,再加上諸皇子掌握實權。”“天下一亂,諸王爭雄,天下大勢,就從治到亂,各相爭競雄長,無所不用其極,更易法度,又算得了什麼?只是,這有一點我卻想不明白。”何夕說道:“那一點,想不明白。”姚廣孝說道:“此戰一起,不知道如何收場。如漢七國之亂還好說,如司馬家局面,這天下百姓,可就受苦了。毒士,與謀士的區別就在於,毒士設謀,從來不想如何收場,而尋常人設謀,總是要想這一件事情如何收尾。此事易啟而難收,說不得要亂天下三五十年了,陛下怎麼敢啊?”何夕說道:“這是陛下對我的厚望與信心。”其實何夕猜想,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不僅僅是對何夕的信心。姚廣孝到底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,他固然知道何夕在軍事技術方面積攢了很多優勢,但是這優勢到底有多大,火器戰爭的消耗是冷兵器的戰爭多少倍,這方面的問題,卻不是姚廣孝所能理解的。要知道,冷兵器作戰,只需兵器就行了,這些兵器即便損毀了,只有沒有丟失,鐵匠鋪之中修修,還能用。但是火器不一樣了,且不說火藥是要很貴的。一次作戰,幾十萬斤火藥,都能打光,更不要說,槍管,炮管是有壽命的。超過壽命,炸膛風險太高不說,精確度也不行了。想要維修,幾乎不可能,還不如回爐省錢。雙方對於後勤的要求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這就是為什麼明清兩朝,雖然大規模使用火器,但是冷兵器一直沒有淘汰,原因就是火器是與工業時代相適應的,畢竟,打造冷兵器一鐵匠鋪就行,但是大批次打造合格的火器,手工作坊是有很大的限制的,質量與成本也成問題。火器保養,也對士卒有更高的要求,需要士卒與軍官更高的教育水平。這種種情況表明,戰事一旦進入完全火器化,那麼戰爭不可能持續很長時間。因為後勤支援不了,美國南北戰爭打到後面,是南軍失去戰鬥力嗎?不,是南軍後勤支援不下去了。同樣的問題,打起火器戰爭,何夕方面是唯一能將戰爭持續打下去的一方。戰爭不會持續三五十年那麼久,不過,也不會太短暫的。只是單單不能讓大明天下淪落到西晉的下場,就要努力投入這一場戰爭之中。此刻,何夕也有一些興奮,好像有什麼東西解脫了。說實話,何夕其實對官場的鉤心鬥角,彼此的爾虞我詐有些厭惡了。真的很厭惡。畢竟,作為新時代成長起來的人,何夕對這些規矩與套路,本能的不適應。很多人引經據典,動輒典故規矩,在何夕看來,不過是一套內部的黑話而已,與網際網路圈的一些黑話,並沒有什麼區別,故意讓人聽不明白,建立門檻而已。政治鬥爭,人事鬥爭,這真不是何夕所擅長的,反而建立工業體系,調配資源,把握總體戰略,推進戰爭進展,這才是何夕一直在做的事情。指揮一場戰爭,何夕覺得在名將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