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章 元史稿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多他在別人那裡聽不到的帝王術。他內心之中,早已確定自己的地位了。朱元璋說道:“你知道,我為什麼選你,而不選你大哥嗎?”朱允炆聽了一愣,說道:“孫兒不知道。”朱元璋說道:“是因為你大哥表現的太明顯了。你何姑父是大才,在為政之道上,他可以做我的老師了。且看他在北方做的事情,遼東本來是邊荒之地,但是而今卻是北方核心之地,遼東北支撐長春,燕國,東支援高麗日本。可以說無遼東,就沒有大明在東北的萬里江山。如果,整個大明都如遼東一般,這大明天下就不僅僅而今十四省了。”“那時候,大明也能超出三百年的鐵律。但是我老了,你大哥不懂隱藏心思,做不得這個位置,這一件事情就交給你來做了。”朱允文微微皺眉,欲言又止。朱元璋說道:“怎麼了?”朱允炆說道:“孫兒怕做不好。”朱元璋說道:“無妨,盡人事而聽天命。也是而今大家過安穩日子,何小子晚生幾十年,如果何夕早生幾十年,可以說得之可得天下。”朱元璋對朱允炆寄託的希望,其實很小的。但是因為朱允炆這一段時間的悉心照料,所以朱元璋也給朱允炆足夠指點,這一句話,是希望朱允炆將來吃了敗仗之後想起,從而推進變法。至於,朱允炆能不能做到,那就是朱允炆自己的事情,關我朱元璋什麼事情。機會都給了。能不能抓住,就看個人的悟性了。朱允炆心中暗道:“皇爺爺人老心不老。卻不知道打天下與治天下完全不同,治天下人不拘一格用人,即便是賊寇,贅婿之流,殺妻盜嫂之輩,該用也要用,該賞也要賞。但是治天下卻不一樣,治天下,在於一道德。令天下人各安其位,安守其心。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。如此才能千年萬世而有天下,如何夕所言,則尊卑不分,我皇家何以自處於天下?”“不過,皇爺爺就要走了。我就當安慰安慰他了。”朱允炆在東宮的老師,全部是大儒。他的治國理念,從來是儒家的。雖然朱允炆內心之中,可不是他表面那麼純良。但是在治國上,卻完全遵從儒學的想法。因為朱允炆知道,儒學狀態下的天子,才是最適合他的。也是最舒服的。而何夕學說否定了天人感應,看似讓文官不能以天象來說事,其實動搖了天子的根基。既然天人感應是假的,那皇帝還是上天之子嗎?皇帝不是上天之子,那為什麼皇帝要高高在上,我們卻要聽令於皇帝啊?朱允炆可不想因小失大啊。畢竟那些天人感應用來說事的大臣才幾個,皇帝要對付大臣,有太多的辦法,而否定天人感應是其中最蠢的辦法。所以,朱允炆從不否認何夕的才華,也不否則何夕學說有太多可取之處。但是僅僅這一條,朱允炆就不用他。畢竟作為一個皇帝,國家發展好壞,與自己位置那個更重要,簡直不用說的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