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五十九章 燕王雄心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五十九章燕王雄心自覺地為了政治利益犧牲經濟利益,這是很多中國古代政治家本能。錢並不是最重要的,效率也不是最重要的。大局與穩定才算最重要的。從某種角度來說,這是對的。畢竟,以中國這樣的體量的國家,賭國運這樣事情,是愚蠢至極的。其實,中國並不是沒有工業革命的基礎,很多人評價,中國古代最少有三次具備工業革命的一切條件,就是西漢全盛,宋代,還有明代。但是中國都與工業化擦肩而過了。其中,就是因為中國路徑依賴再加上大國病,形成了以農業為重心的,思想與經濟體系。加深了工業化的難度。就好像而今,燕王根本不知道,一個工業體系建立很難,維持也很難。甚至可以說,如果沒有足夠市場與訂單,沒有足夠的利益驅使,何夕現在建立這事業,就好像鄭和下西洋一般,後世只能從故紙堆之中,去感嘆古人的偉大了。而且世界上沒有什麼靜態的東西,不管什麼東西,都是不進則退。何夕而今推進的技術改革什麼的。一旦沒有了需求,沒有自我進化的經濟利益驅動,用不了多少年,就萎縮掉了。等何夕這一代人死了。估計,也只有去一些永樂大典,四庫全書之中找痕跡了。這是能退的嗎?單單燕王今天的話,何夕註定不是燕王的同路人了。朱元璋問道:“老四,你給我說實話,我如果將這個天下傳給你,你準備怎麼做?”燕王心中砰砰亂跳,臉色發紅,好像喝醉酒一般,少由的情緒失控,沉默片刻,說道:“漢武帝北擊匈奴,東征朝鮮,南服百越,唐太宗征戰四方,令天下皆唐臣妾。我大明驅逐韃虜,大光天下,不能在漢唐之下,兒臣如果有幸為父皇之後,當北定匈奴,西域,南定安南,南洋,西平烏斯藏,令天下皆明臣妾,甚至深入大洋,東出美洲,令天下為明之天下。”燕王說的目光炯炯,這正是他的心理話。他不想放棄漠北戰事,是因為有仗打的。能實現燕王的雄心壯志,如果能當上皇帝就更好了。就能實現更多的雄心壯志了。燕王本身好武,但是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,其實也是何夕的影響。在何夕的經營之下,大明財政良好。如果省卻何夕很多花錢的專案。估計大明年入能到四五千萬兩之多,雖然比不上宋代全盛的時候,但已經相當不錯,甚至要比大明財政最好的時候要好,而且大明財政的上升趨勢,依然很明顯。甚至將來年入五六千萬兩,超過北宋最好的時候,並不是什麼問題。錢是英雄膽。既然有錢,燕王自然要做一把大的。當然了,還有何夕對燕王的掃盲,讓燕王知道,外面的世界這麼大啊。燕王自然想為中國版圖做一些貢獻了。朱元璋聽燕王這樣說,卻搖了搖頭,說到: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。”朱元璋看現在燕王,與歷史上的永樂大帝,區別不大。所以,朱元璋對燕王的評價也沒有太大的區別,那就是一將之才有餘,萬乘之君不足。因為燕王從來沒有理解一件事情,對於中國來說,最大問題是在國內,不是在外。中國是東亞地區的天然霸主,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,中國是已知世界的天然霸主,一點也不誇張。就好像後世,美國大選從來是全世界關注,為什麼?因為美國作為世界霸主,他國內的事情,從來是影響世界的。而這個道理放在大明也是一樣的。朱元璋其實並不反對燕王的擴張。甚至還贊同,畢竟朱元璋比燕王更知道,大航海時代的到來,在朱元璋看來,大航海時代,就是一場新的圈地運動。大明自然要參加的。但是,這一件事情並應該是為擴張而擴張。為了擴張而擴張,難免淪為窮兵黷武的下場。而打下來的土地,將來國力無法支援的情況下,很有可能還要吐出來。在朱元璋看來,燕王的想法,還不如何夕當初給朱元璋提出的分藩海外更重要。因為有了封藩海外這個國策,大明海外擴張的土地,不會輕易丟掉。燕王聽了朱元璋的話,心中忐忑說道:“父皇,兒臣有什麼不對嗎?”朱元璋說道:“有空多去看看你岳父,你就知道了。真正將領,從來不熱愛戰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