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拾局面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兩人,這或許也是朱元璋的制衡之術。不能讓人一家獨大。但是三個人達成一致後,南京城附近的軍隊就算穩定了。當然了,這裡還有一個不能說出的理由,那就是南京皇宮是在朱元璋的親兵衛管理之下,這些人隸屬於朱元璋。不在任何人的影響之下,即便馮勝與傅友德入了皇宮,生死就不由他們了。這也是一種制衡。其實,南京是朱元璋的大本營,朱家的勢力才是最大的。有錦衣衛,南京京營之中,也有很多朱元璋的嫡系人馬。但問題就在這裡。朱元璋昏迷,太子死了。這些人失去了效忠物件。而今,徐達沒有召任何一個皇子,皇孫過來,也是這個原因。因為,如果這些人其中一個掌握了這些力量,很有可能發動政變。登基稱帝。這樣不是他們這些老臣所願意看見的。所以,在朱元璋醒來之前,徐達並不想將朱元璋的子孫都叫過來。宮中的事情,他寧可託付於何夕去管,也不願意交給皇子。何夕畢竟不姓朱。只是何夕有些不解,說道:“藍玉,沐英都在,不叫他們兩人嗎?”徐達搖搖頭,說道:“他們兩人是小輩,而且他們本部嫡系,都不在京師,此時他們與你一樣,不過坐觀而已,做不了任何事情。只是,有一個人,或許也要叫他過來,不過看你的意思辦吧。”何夕說道:“是誰?”徐達說道:“方孝孺。我與馮勝,傅友德。不過坐鎮,讓京師局面亂不起來。但是天下大事,是耽擱不得的。很多事情總是要處置的。這個時候,除卻方孝孺,一時間也找不到其他人來。”“只是------”何夕明白徐達的意思,徐達言下之意,就是方孝孺與何夕之間的矛盾。雙方並沒有撕破臉,但是對於徐達這個層次的人來說,卻很明白兩人已經水火不容了。但徐達也是公心,並沒有偏袒方孝孺的意思。這也是一個事實。太子之死,從政治上來說,方孝孺有損失,但是獲得更多。原因很簡單,太子原本是大明文官之首,這個位置,固然是太子自身的品德能力,讓天下文官士大夫將希望寄託在太子身上,也是朱元璋的原來的安排。但是太子死了。這個位置就空缺了。方孝孺原本是太子重要助手,代替太子管理文官,與這些大臣溝通。本來吧,太子與這些文官關係很親密的,方孝孺本來就是一個傳話的人。只是隨著太子纏綿病榻,能見大臣的時間短了。能見的大臣也就少了。上下傳達的事情,也就是到了方孝孺手中,更不要說,朱元璋看在太子的面子上,由方孝孺管理秘書監,雖然是暫代,但是太子處理的事情越少,方孝孺處理的事情也就越多。如此一來,漸漸的方孝孺身份地位就發生了變化。再加上方孝孺本身就是有實力的,作為宋濂的衣缽弟子,宋濂提拔的門生弟子,都是方孝孺的人脈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