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零三章 軍制改革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零三章軍制改革何夕說道:“正是。這也是臣不得已而為之。畢竟,南京擁有天下大多數地方,人口十倍於我。而今,我各方軍隊,大概有六十萬之眾,但實際上,看似不少,但實際上,差南京方面太多了。”“南京方面派出一百多萬軍隊,都是又可能的。但是我們能有多少。各級衛所所有兵馬都已經用盡了,甚至這個數字,還有一些虛高的。畢竟,各地衛所不一定是滿額。”“為了獲勝,必須想盡辦法擴充軍隊。臣也不指望下面將領是韓白之才,能以少勝多,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,讓他們兵馬不少於南京那邊。”“徵召百姓入軍。勢在必行。”朱雄英說道:“姑父,而今只有你我兩人。有些客套話,就不用說了。你還有其他用意吧。”朱雄英之所以猜出這些,是因為大明朝廷其實是又擴充軍隊的章程。那就是擴充軍戶。這種軍戶,就是垛集戶。在開國之初,地方軍隊不足的情況下,有過很多次這樣的行為,比如遼東,遼東百姓幾乎全部是軍戶。就是明證。何夕說道:“陛下英名。臣其實想推進兵役制度。其實北方百姓,軍戶比例是相當大的。而今臣不過是將全部百姓擴充為軍戶。將衛所與府縣合一,從此在縣中設一武官,管理民壯。令民壯日常訓練,選拔出精銳敢戰之士。為京營供應士卒。陛下也是看過未來的衛所制度崩壞的。很多事情將來就不好辦了。而今做這一件事情是最合適的。”說實話,如果不是朱雄英看過未來的書籍,何夕想勸說朱雄英,是要費很大的功夫的。無他,而今衛所制度雖然有一些小毛病。但是整體上還是能戰的。而且衛所制度本身,就代表太多勳貴的利益了。這些勳貴們能在朝廷上有特殊地位,就是因為這些勳貴對很多衛所特別的影響力。而今如果按何夕的辦法。那麼這些衛所全部變成府縣了。所謂特別影響力就沒有了。衛所留守軍隊,與民壯也就是一樣了。真正大明精銳,是京營。未來的京營很有可能超過百萬。甚至更多。都是野戰軍。雖然看上去,或許將來在軍隊數量上,與洪武年間相差不大。但問題是,各地衛所有很多屯兵。而京營全部是戰兵,雙方的實力,不可同日而語了。朱雄英說道:“這一件事情真的合適嗎?朕沒有想要反對的意思。而今真是用兵之計。如果將上下的將領都動,一旦在關鍵時刻,有將領動搖。那麼,事不可言啊。”朱雄英的意思是,而今還指望這些衛所軍隊打仗的。動這些衛所將領,是不是不行。的確,衛所軍隊還是軍中主力。即便北京京營的軍官,本身就是衛所軍官為主的。這個時候動軍隊主體,下面很容易譁變的。軍隊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的。更不要說這個時候還打著仗。何夕說道:“不,陛下,這個時候是最容易動的。打仗的時候,軍令如山,只要能打勝仗。一切都好說。而且,臣也沒有想過一步到位。陛下可能理解錯了一件事情,那就臣對事不對人。在戰事之中,凡是表現出色的將領,自然有重賞,他們所得到的利益,會遠遠超過了衛所那一點蠅頭小利。到時候一步步對不能打的軍隊進行處置。這是一場變革,也是一場淘汰。而今戰爭本身就是一場淘汰。大浪淘沙,讓我們很清楚,誰值得拉攏,誰不值得拉攏。”“而平日裡可就不是這樣了。平日裡這些人是一個整體,那是動他們集體的利益。”“另外,臣給陛下說的可不是兵役制度,而是徵召百姓入伍啊。臣以為將來軍中也會出現很多出身百姓的將領,事情也更容易處理一些。”何夕的做法,就是形成既定事實,維持著原來的框架。將來衛所就失去了實際的軍事上意義,成為了京營徵兵的一處兵源地而已,等天下大定之後,再進行清理。對於不同的衛所給與不同的處置。一些佔地很大的衛所,就好像遼東的衛所,直接改成縣。而一些內地的衛所,根本在城中,就直接改成府縣中的一個機構,負責徵兵,組織民壯,或者民兵訓練,或者治安云云。對於一些邊疆的地方,不適合改為縣,又需要一定的軍事存在,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