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零九章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甚至西南很多土司也在蠢蠢欲動。更不要說,南北兩方已經交戰數次了。這樣還不夠亂嗎?還能比這個更亂嗎?蘇伯衡反而想通了。他決定給何夕一項大禮,也給南京一個耳光。------蘇伯衡與黃觀師徒到了北京之後,立即得到了重視。原因也很簡單,總體上來說,大明士林之中支援南京的人多,斥責北京叛逆的人多,支援北京的人少。蘇伯衡文壇領袖的地位,固然沒有宋濂那麼穩固。但是蘇伯衡的地位,也不是自己封的。而是天下共認的。蘇伯衡從南京到北京,這一件事情,太具有政治含義了。朱雄英自然要大辦特辦,讓南京好好看看。於是,朱雄英在皇宮之中,為蘇伯衡師徒接風洗塵。何夕等內閣,與京師將領們紛紛作陪,將聲勢做得十分浩大.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蘇伯衡忽然掩面而泣。朱雄英一時間有些尷尬,不知道這位老先生這是怎麼了。於是給何夕使了一個眼色,何夕說道:“蘇公,您這是?”蘇伯衡說道:“我是在傷心,先帝看不到陛下登基稱帝了。先帝在時,對修元史十分重視,常常召見我。詢問元史細節,有一日談到真金太子一節。陛下說,若太子尚在,朕何慮也。”“臣對曰,有嫡孫,陛下復何慮也。”“陛下然之。”“臣不知道,而今局面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,但是老臣敢以性命擔保,陛下之心一直是嫡長孫,比較,天下間有比陛下更重視嫡長的人嗎?”“臣請陛下登基,就皇帝位,以安先帝之心。”蘇伯衡出列跪倒在地,嗚嗚大哭起來。何夕微微一愣,知道這個時候,不是去計較,蘇伯衡說的話是真是假了。而是接下來的表演。何夕立即出列,跪倒在地,說道:“臣請陛下登基。”:“臣請陛下登基。”一時間無數人都跪倒在地面上,大聲喊道。何夕內心之中,不得不承認,蘇伯衡的厲害。很多人不干涉政治,並不是不會玩政治,而是不想而已。比如蘇伯衡,他能混成文壇第一人,對政治是非常敏感的。其實朱雄英稱帝與否,這一件事情,在北京內部也是有討論的。何夕對此不置可否。但是有人支援,解縉是非常支援的。有人覺得,稱帝不好。擔心局面不穩云云。總之,趨勢已經向稱帝方面而去,畢竟要與南京相爭,南京那邊是皇帝,他們這邊是監國,看上去好像低了一頭,不利於士氣。至於後路什麼的。監國與皇帝之間,難道就有什麼區別嗎?只是最後這一層窗戶紙,並沒有人來打破而已。何夕一直以為解縉將會是這個人。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是蘇伯衡,不過蘇伯衡也好,在何夕看來,蘇伯衡的身份地位,要比解縉重要的多,也合適的多,畢竟解縉是他們這一方的。而蘇伯衡是從外面來的,代表著眾望所歸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