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零七章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一百零七章丁孝臣烈日之下,丁孝臣一身鴛鴦戰襖,手持火銃,帶著各種零件,子彈,火藥,等等。站在烈日之中,一站就是半個多時辰。一個年輕的軍官,雖然身上還帶著稚氣,但是臉上有一道傷疤,證明他也是上過戰場的。他說道:“不要覺得我是在虐待你們,這是在救你們,在戰場上,站得住,才是最重要的。而今傻子都是很少直接衝陣,但是他們會怎麼辦?其中之一就是是等。等你們站不住,要支援你們手中的火銃,射程最多百步,但是騎兵衝過來百步,不過眨眼功夫,騎兵很可能在百步之餘等候,等你懈怠。所以,要堅持住。堅持不住的話,就要面對騎兵的衝殺了。”“撲通”一聲。一個人昏倒之地。這個軍官根本看都沒有看一眼,立即有將這個人給拖了下去。丁孝臣有些承受不住了。但也要咬著牙撐著。無他,在軍中,待遇是又好又不好。好,是吃穿用度。吃得雖然少見葷腥,但是全部管飽,這已經是這個時代難能可貴了。穿得也是新衣服。是棉布,這也是何夕對北京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,北方紡織業面對軍隊大單,自然會產生很多需要。從而讓整個經濟體系往前走,渡過開戰之初的震盪期。丁孝臣再家裡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的東西,也沒有穿過這麼好。但是其他方面,就堪稱魔鬼了。說實話,這種高強度訓練,行軍,射擊,戰列,甚至格鬥,爆破,丁孝臣都還能承受。真正讓丁孝臣不能承受的是識字。有一個悖論就是,學霸們從來不能真正理解學渣們的想法。為什麼很簡單的東西,學渣們就是學不會。而今就是這樣,即便從小時候,語言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,小學也要四五年,才有最基礎的讀寫能力。可見學習讀寫,從來都不是太簡單的。當然了,某些天才除外,我們必須承認這世界上是有例外的。當大多數都將識字成為基礎技能的時候,下意思小看識字的難度,丁孝臣身體底子好,很多東西一學就會,就是讀書識字,教官們已經打斷兩根鞭子了。學不會,就是學不會,讓人很無可奈何。丁孝臣僅僅是大時代的縮影。何夕與朱雄英在河北巡視一個多月,等北風呼嘯,漠北的冷空氣南下的時候,才準備回京了。在這一段時間,有何夕與朱雄英的背書。河北府縣各家都招募了不少民壯,或者說團練兵。經過各方統計,大概有十萬之眾,此刻還在訓練之中。對北京來說,這既是一個沉重的負擔,也是一個強大的實力。只是何夕也知道,北方兵力幾乎已經到頂了。各方面所有兵馬數量大概在八十萬,如果窮兵黷武,是還可以徵召更多兵馬的。但還就會影響其他部門的人員了。這也是何夕不想看到的東西。------何夕與朱雄英海沒有回到北京的時候,另外有兩個人此刻也在往北京而來了。不是別人。正是蘇伯衡,黃觀師徒二人。蘇伯衡在詔獄了待了半年,身體也變成不大好了。但是這對他來說並不是最大的打擊。對蘇伯衡來說,最大的打擊,是元史,他編寫的元史全部被封存。元史館也被裁撤了。原因很簡單,方孝孺當政,他不可能讓蘇伯衡詆譭宋濂。其實方孝孺也覺得,宋濂的元史,有損宋濂一世英名,無他,元史修得才草率了,前後不過一年,史料整理都很成問題,裡面居然會相同的人物,不同的列傳,更不要說缺漏了。只是,方孝孺在很多事情上也是身不由己的。一方面是,何夕提倡的,他必須反對這種類似黨爭的思路。另外一方面,身為宋濂的衣缽弟子,難道不應該維護宋濂的身後名譽嗎?蘇伯衡在一些私下還真說過,宋濂一些問題。方孝孺必須有所反對。最最重要的是,何夕透過否定元朝,否定了很多士大夫的政治身份與地位,因為在何夕從宋到元的以華夷之辯為主的視角,這些人都是漢奸,而今天下有數,有底蘊的所謂士大夫,恰恰大部分都是從元代遺留下來的。別人不說,就是太子妃呂氏的呂家,他們就是呂文德呂文煥家族之後,也就是舉襄陽投靠蒙古人家族。宋朝滅亡,到明朝興起,還不到一百年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