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二章 翁婿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這些勳貴去平叛,另一邊就不能削弱他們的權柄,否則誰給他辦事?過河拆橋,也要先過河吧。朱允炆倒是想打破這個默契,但是方孝孺是一個明白人,知道輕重緩急。知道這不是大動干戈的時候,一旦軍中出了什麼事情,這些勳貴大規模倒戈,說不定朱雄英就來南京當皇帝了。畢竟,何夕與勳貴們之間利益牽扯,藕斷絲連。很多人都是知道的。朱允炆這才忍住了。而今傅友德居然告訴他,要對軍隊進行改革?朱允炆心中首先想到的不是戰鬥力不戰鬥力,能不能打仗之類的事情。而今是忠誠。是的。朱允炆而今雖然只能透過這些勳貴指揮大軍。但是大明所有軍隊都有一個共識,那就是而今是大明天下,朱家江山。這是朱元璋的餘蔭,也就是說,這些勳貴在軍隊之中拉幫結派是一回事。但是大部分軍隊還是認同朱家的。這種情況下,這些勳貴或許能向北邊倒戈,因為北邊也姓朱。但是不可能造反。呂氏亂政的時候,有人能振臂一呼,為劉氏袒。而今軍中也是可以做到位朱氏袒的。畢竟朱元璋才死了多長時間,餘蔭未盡。但是,經過傅友德所謂改革之後,這份忠誠還剩下多少?須知,當年司馬家用了發動兵變的所謂三千死士,其實有不少,都是原來曹魏的將士。朱允炆怎麼能不懷疑,怎麼能不擔心。他不知道,眼前這位,百年之後,身後名世與曹操,司馬家並列,還是與郭子儀,同行。只是,朱允炆不可能在傅友德面前直接問這個問題。因為話一旦說開,就沒有迴轉的餘地了。朱允炆說道:“軍事改革,此事關係重大,朕不能決於暗室之中,這樣吧,你先寫一個章程,等我召集各方重臣商議。”傅友德說道:“臣已經寫好了,請陛下審閱。”朱允炆感到了什麼叫做咄咄逼人。朱允炆心中暗道:“傅友德是聽不懂朕的話嗎?這是在逼宮嗎?”朱允炆覺得,他其實說得夠明白了。比方說,說起身更衣,其實不是更衣是如廁。再比如,有時候更衣也不是如廁,是不想見你了。不想再談了。朱允炆覺得自己的意思已經很明白,無非是想拖一拖。傅友德如果知道朱允炆的想法,那一定會喊冤枉的。因為傅友德與皇帝打交道經驗豐富,但是與他打交道的皇帝是朱元璋。對於傅友德來說,什麼重臣不重臣的,皇帝的意見最重要。皇帝說要召見重臣,但是一定要讓皇帝先搞明白。下面的事情才順利。如果皇帝覺得不行,下面的事情,就不要說了。定然不行。這一方面是皇帝的權威,另外一方面也是朱元璋在軍事上的權威。傅友德天下名將,但是在軍事上,也不敢在朱元璋面前炸刺。他下意思將這樣的事情當做流程了。覺得給了朱允炆,朱允文就能看懂是的。朱允炆卻是有自知之明,這東西,上面寫得每一個字他都懂,連起來似乎也能看懂,但是這文字下面的種種,就不懂了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