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七章 兵臨雁門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五十七章兵臨雁門何夕窺見了這裡面種種,內心生出另外一個疑問,那就是趙庸既然已經看出了其中問題,那麼為什麼不引太原之兵,進入大同?何夕可以肯定,只要太原衛的人馬進入大同,將會有這一個截然不同的變化。大同駐軍的心思很容易揣摩,讓他們投南,他們不敢,讓他們投北,他們也沒有這個膽氣。就有很多普通一樣,在轟轟烈烈的大時代,總是等時代被動選擇他們,而不是他們做出選擇。似乎,做選擇,就有血本無歸的可能,而不做選擇,卻沒有這種風險一樣。在北軍來的時候,他們不敢堅決的抵抗。而如果南軍入駐大同,他們也不敢放水或者出賣南軍。說趙庸不瞭解大同駐軍的心態,何夕是不相信。或者趙庸並不是全然掌握,但是卻不是沒有猜測的。畢竟趙庸是亂世之中廝殺出來的人。而大同駐軍這些心態,在亂世之中,是非常常見的。那麼就是趙庸有不得已的原因,讓趙庸不能出兵。這個不得已的原因是什麼?何夕心中暗道:“晉王。”晉王,也只有晉王了。隨即何夕心中定計,立即向朱雄英稟報。------雁門關前,數千騎兵浩浩蕩蕩。揚起煙塵。何夕手搭涼棚,拿出千里鏡細細觀察雁門關城頭。雁門天下險果然名不虛傳,且不說兩側山勢陡峭,飛鳥難越,而在山頭之上,依稀看見有城關巍峨,也就是即便難以翻越的山巒之上,也是有士卒戍守的。更不要說,雁門關城是在原本的雁門關上面加固的。更讓何夕感到威脅的城頭的火炮。距離的比較遠,到底是什麼樣式的火炮,何夕看不真切,但是有一定是肯定的。都是重炮,而雁門關城頭的防禦,似乎也以這十幾門重炮為核心的,看天險如此,即便數萬人陳屍關下,恐怕也難以攻破。而且在何夕印象之中,雁門關這樣的地方,重炮不應該僅僅這十幾門了。原因很簡單,那就是太平鐵廠生產規模也不小。在這十幾年,每年都有數百門大炮產出,這種炮黑火藥前膛炮,笨重無比,但是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,已經相當不錯了。朱元璋更是先安置在南京城頭,等南京城頭滿了之後,就安置在天下大城的城頭,以及特別重要的關卡上面。而雁門關自然是其中之一。何夕不是沒有辦法攻克雁門關,但定然是一個浩大的工程。最少而今是不合適的。自從大同一下,這大同附近的城池,紛紛易幟,至於接受各地城池官員,這樣的事情並不是何夕要做的事情。何夕今日來就是要送上一封親筆信。何夕打了一個招呼,一名騎兵到了雁門關下,與雁門關守軍說了幾句話,隨即城頭扔下一個筐,一封何夕的親筆書信,放在其中,隨即這個筐被拉了上去。何夕見事情已經完成,隨即帶著數千騎兵離開了。他沒有再回大同,而是直接向東,回北京。事已至此,北巡已經圓滿結束了。更多的事情在北京等著他。------晉王看著何夕的親筆書信。冷笑一聲,說道:“這一封書信都有誰看過?”一個師爺打扮的人低聲說道:“因為是何夕親自送過來的,又是大庭廣眾之下,是以這裡的內容,是瞞不過人的。”晉王冷笑一聲,說道:“何夕好手段。”師爺看過何夕的書信,微微一震,他被何夕書信裡面的東西給震驚住了。無他,何夕給晉王畫出的好大餅,裂土封國,全晉有之,世襲罔替,猶如海外封國事。除此之外,還有其他各種好處,但是不用看其他的了,僅僅這一條,就足夠驚人了。也是南京方面絕對開不出來的條件。無他,何夕可以將山西封給晉王,是因為山西不是北京方面的。而晉王雖然在太原有影響力,甚至可以說雄踞太原,但是就是太原,有趙庸在,晉王也不是完全控制的。而且山西也不僅僅太原一地的。所以山西大半都在南京控制下。將山西封給晉王,朱允炆腦門被驢踢了,他身邊的那些大臣們,也不會答應這一件事的。師爺立即說道:“殿下,是不是上書分辯一二。”晉王沉默了一會兒,說道:“分辯什麼?將這書信送給南京便是了。”晉王自然知道,何夕沒有按好心,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