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四章 瞿能的見面禮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五十四章瞿能的見面禮何夕說道:“其他的可以拖一拖,但是最後一件事情,卻不能拖,你必須給一個準信,我不逼你,最遲明年春天,我要聽到燕王與瓦刺交戰的訊息,到時候,我會撤掉漠南遼東一些衛所,這對大家都好。”練子寧說道:“好。一個月之內,給你答覆。”練子寧覺得,燕王會答應這個條件,但是他必須向燕王稟報,這一個月,是他往來的時間。已經極致壓縮了。何夕對朱雄英的稟報,就很方便了。朱雄英聽了何夕這番話,內心深處其實有一些不高興的,何夕雖然說是稟報,但其實一切都已經商議好了。只需朱雄英說答應與不答應而已。就朱雄英來說,他其實更願意將燕王十萬大軍收入囊中,為南下先驅。什麼將來怎麼安置燕王,有的辦法安置。到時候不過隨他安排而已。只是燕王也不傻瓜,朱雄英對這個退而求其次的結果,也可以接受。如此一來,不用擔心燕王,也不用擔心瓦刺了。最好燕王與瓦刺相互之間打上好幾年,等南下決出勝負再說。朱雄英說道:“姑父安排就好。我這裡有一封書信,姑父看看。”何夕拿過來一看,立即說道:“恭喜殿下,賀喜殿下,又得一員虎將。”這一封書信,正是來自東勝衛,瞿能所寫。準確的說,瞿能並不僅僅是東勝衛指揮使,也是山西行都司都指揮使,山西行都司是指山西雁門關外,一直到東勝衛幾十個衛所,只是明中後期,只剩下大同地區了。而在洪武年間,朱元璋對東勝衛,也就是河套地區,空前重視。將都司安置在東勝,而不是大同。當然了,瞿能雖然是山西行都司都指揮使,但未必能領著整個都司都轉投北京,畢竟,大同是邊防要地,南京各家勳貴對北方邊軍,可不是沒有一點影響力。瞿能僅僅能保持東勝諸衛聽自己的話而已。瞿能這一封書信,就是表明瞿能的態度。還提出一個計劃,那就是南下大同的計劃。而今瞿能與北京連線,是繞道漠南地區的,而東勝與北京之間,有一條最近的路,那就是大同。拿下大同,不僅僅讓漠南地區不再受南軍威脅,讓北京佔據塞外興勝之地。更讓大同軍轉投北京。要知道大同軍,在明朝前期都是非常強悍的存在。如此一來,九邊強軍,遼東,大同,東勝,包括北京京營,幾乎都在朱雄英手中了。當然了,也對何夕也是有利有弊。有利之處,就是何夕手中的籌碼更多了。不利之處,就是朱雄英手中的籌碼更多了。對於何夕控制大局是相當不利的。不過,何夕並不在乎。在朱元璋手下,束手束腳,但是朱雄英即便擁有天下強兵,何夕也未必在乎。不僅僅在實力強弱,更在於心性,朱元璋是那種為了政治利益,說殺兒子就殺兒子,說殺孫子就乾死孫子的狠人。朱元璋說殺人全家,決計少不了一個人,連家中的雞犬都包括在內。而朱雄英卻沒有這個強大的內心。朱雄英出生之後,大明已經相當太平了。朱雄英心理承受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,真要朱雄英下定決心,不是你死,就是我亡,這個決心,朱雄英未必能下的了。所以,何夕對此只是恭喜而已。朱雄英細細觀察何夕,想從何夕身上看出一些不滿意,或者忌憚什麼的。卻沒有發現,他心中也微微高興,暗道:“我這個姑父雖然跋扈了一點,但是有本事的人都有脾氣,對我卻沒有多少壞心思。”朱雄英說道:“那姑父覺得,我該怎麼辦?”何夕說道:“速速與瞿將軍匯合,南下大同,兵貴神速。”朱雄英說道:“好。”-----於是大軍數萬從大寧而西,與集寧海子與東勝衛主力匯合。東勝主力以東勝五衛為核心,大概有五六萬兵馬,此刻瞿能帶了僅僅三萬騎兵,與朱雄英匯合之後,漠南都司,大寧都司,乃至山西行都司騎兵主力已經匯合了。這十萬餘騎,並不是大明漠南防線全部兵力,但也是所有機動兵力了。整個大明北疆防線除卻陝西之外,全部在北京方面手中了。此時此刻,北京方面才真的與南京掰手腕的實力,當然了,佔據優勢的依然是南京。兩軍相會,尚相隔裡許,瞿能就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