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五章 國力碰撞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你補多少。不要怕打敗仗。”

何夕並沒有告訴葉沈,這已經是北京所有的戰爭潛力了。即便在壓榨,就要影響工農業產值了。那樣就是真正的窮兵黷武了。甚至維持這麼大的規模的軍隊的時間,也是越短越好。

否則將會有很大的後遺症。

而且這百萬大軍,真打光之後,北京也就只能投降了。

何夕不想死的話,去美洲,或許是一條路子。

對於何夕來說,將是一場豪賭,一場決戰。

他下這樣大的本錢,賭得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負,也是南京的反應速度。

日本撤軍很早就開始準備了。而今正在進行之中,一個月左右就差不多了。而因為鐵路的原因,遼東軍隊排程到北京是很快的。京營更不用說了。本來就是戰略機動軍隊,隨時待命。

至於漠南騎兵,是騎兵自然有足夠的機動能力。

也就是說,何夕所的軍隊,在一兩個月內誰能運動到位的。但是南京那邊是怎麼回事?

江北之兵,河南,山東,兩淮衛所兵,以及南京京營一部,都已經在傅友德手中了。這是傅友德手中總計近五十萬大軍來源。山西,陝西之兵,也已經到了山西,這是耿炳文,晉王,趙庸所部兵馬來源。

如果再往前線調兵,最可能調的是京營兵。南京京營從運河北上,是最方便的。

但是也是最不可能的。

因為朱允炆不可能將舉國之兵交到一個人手中。讓朱允炆自己身邊沒有兵馬保護了。

而且京營已經抽調了一部分,不可能繼續抽調了。那就只能調南方衛所兵了。也就是四川,湖廣,浙江,江西,福建等地都兵馬。

西南兵馬是不能動的。因為西南土司叛亂,幾乎沒有怎麼停過。

之前大明經制之兵,滿打滿算也不過是三百萬上下,很多編制還是有缺額的。何夕調動百萬之眾,幾乎將各地人馬都抽空了。朱允炆也堆到前線,近百萬之眾了。如果再增兵,就要將地方上給抽空了。

這不是朱允炆能夠做到的事情。

而且勝利之後,南京也是輕敵的心態。

覺得傅友德能夠應付。增兵不大可能。

這也是南京與北京的不同。

在何夕主持之下,此刻的北京幾乎進入戰時狀態,先軍政治。所有資源都向軍事上傾斜。而南京則沒有,且不說南京的統治模式根本與北京不同。對社會力量的動員程度也與北京不同。

單單說南京很多士紳們一直對北京藐視之極。他們也不願意讓勳貴們坐大。所以對傅友德等前線將領的支援,其實也就是朝廷財政可支援範圍,也沒有到砸鍋賣鐵的程度。

這才是何夕覺得能戰勝傅友德的底氣。

傅友德再厲害,他也是一個人。在國與國的戰爭之中,國力對比,要比一個人更重要。

即便傅友德有韓白之才。也是如此。畢竟廉頗李牧用兵之才,就真比白起王翦差很多嗎?並不是。只能說趙國比秦國的國力差很多。

何夕也不指望,葉沈的能力能超過了傅友德。

他只求葉沈比傅友德差得少一點。而之前一戰也證明了這一點。葉沈或許比不上傅友德,但是在傅友德面前,並不是沒有招架之力的。

這就夠了。

剩下的何夕用人力,物力,財力,火力來彌補就行了。

國力的差距,足夠壓死傅友德了。

葉沈不明白何夕的用意,但是聽何夕這麼樣說,也熱不住熱淚盈眶,說道:“請大人放心,大人以國士待我,我必以國士報之。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