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九章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,大明公務員

第二十一章受命

以朱元璋的性子,決計不可能接受太阿倒懸。他即便信任前線將帥。也不會將舉國之兵託付的。

南京京營就是制衡天下各路諸侯的重要棋子。

南京京營都是大明精銳,就十幾萬之多。雖然比不上永樂年間北-京京營的五十萬大軍。但是精銳過之,一般來說,哪裡開戰,朱元璋都會派京營一部參與戰事。京營的戰鬥力是高於地方各部的。

而且南京是朱元璋的老根據地了。甚至多少年來都沒有徵收過南京以及周圍府縣的賦稅,可以說一旦有需要。朱元璋立即就能徵集數萬乃至於數十萬大軍。

這就是朱元璋對前線各部強軍的制衡。

有京營做骨幹,徵召南京以及附近百姓做士卒,立即能組建一支戰鬥力強悍的大軍。只是,其中有一個關鍵,就是軍械。必須有能夠武裝大軍的軍械才行。

所以,南京武庫之中一直存著大批軍械。撥給傅友德不是不行。只是朱元璋有些不放心。

朱元璋忽然想到了什麼。說道:“此事關係重大,傅愛卿,你回去之後,好好想想。明日再議不遲。”

此話一出,諸將都知道要做什麼了,紛紛起身告退。

諸將走後,夜已經深了。何夕正想告退,卻被朱元璋與太子一併留下了。

朱元璋說道:“太子,你覺得傅友德所說的軍械缺口有多少?”

太子沉吟片刻,說道:“西南各衛所不會一點軍械都沒有。按照軍中規矩,還有一定的庫存。兒臣需要一定時間去查,南征雲南的消耗,兒臣不知道。但是想來備上三十萬大軍所用的軍械,是夠用的。而今南京府庫之中就有。”

朱元璋冷哼一聲,說道:“南京府庫之中的軍械,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用。最少要留於武裝三十萬大軍的。”

太子皺眉,說道:“如此一來,就會有一個缺口,最少一二十萬件。甚至更多。”

朱元璋說道:“何夕”

何夕說道:“臣在。”

朱元璋說道:“這一批軍械,讓你督造,你什麼時候能造出來?”

太子與何夕一併愣住了。太子立即為何夕求情,說道:“父皇,何弟年少,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,這一批軍械時間緊,任務重,交給何弟,這不是難為他。”

朱元璋說道:“你不瞭解你這個弟弟。何夕所學的就是精通這方面的事情,是不是啊,何夕,你的科學之道,拿出來讓朕看看。”

何夕將所謂的科學之道,吹得神乎其神。朱元璋還是眼見為實。這一件事情,正好讓何夕是騾子是馬,拉出來溜溜。

何夕一聽就知道拒絕不了,說道:“陛下,我現在對這一件事一無所知。原材料----”

朱元璋說道:“太子,工部庫存多少鐵?”

太子咳嗽一聲,他雖然想給何夕分說,但這種事情上,卻不能分說,說道:“沒數過,反正很多很多。”太子貼心地告訴何夕為什麼有這麼多鐵,說道:“父皇不喜歡官鹽鐵,是以只有在朝廷缺鐵的時候,才會開採鐵礦。一般來說,一兩年會開採許多。等朝廷庫存都裝不下了。才會重新封山。上一次開採是什麼時候來著?好像是洪武十三年,所以工部庫存的鐵,都有些裝不下來了。”

何夕一呆。口中下意識地說道:“工匠?”

朱元璋看著太子。

太子雖然不願意坑這位小老弟,但是朱元璋還積攢家底。十幾年下來,大明朝廷的家底太厚實了。太子看著頭頂的大梁說道:“大明開國之後,父皇遷了各地能工巧匠入南京,而今南京城人口百萬,一半都是工匠。為官府服役。要多少有多少。”

何夕沉默,他不想說話了。說道: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