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六十二章 壓力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六十二章壓力而隨著火器威力的加強,軍陣漸漸也變得鬆散起來了。比如,當火炮能打兩三里,最少排兵佈陣的時候,要讓開這些距離,而火銃齊射的威力,使得密集隊形傷亡太大了。恐怕今後陣型會越來越大,密度會越來越低。秦趙長平之戰,近百萬人的決戰,冷兵器時代在上黨,而抗日時期上百萬人決戰的戰場,區區上黨根本塞不下。如是種種。而今整條防線上,佈置了千餘門大炮,如果再加上軍中火炮,數量只會更多。雖然比人數,南軍是北軍的三倍有餘,而比火力雙方相差不大。再加上北京駐軍,有從漠南大同等地帶來十萬騎兵,從遼東與北京合併在一起的近十萬步卒。隨時可以南下。雖然這是最後的壓箱底的力量了。但是怎麼看,眼前這一關,並不難過去。只是,很多事情即便知道自己可以,但是這種壓力還是讓人喘不過氣來。朱雄英內心深處忍不住胡思亂想。比如,傅友德天下名將,成名多年,元末亂世,先從芝麻李,後從李喜喜,再從明玉珍,徐壽輝,陳友諒。然後投降朱元璋。這也是朱元璋對傅友德不喜歡的原因。雖然亂世漂泊,身不由己,但是真計較,說他三姓家奴都算少了。但是傅友德能有今日,讓人忘記他在亂世之中的種種。就是智勇雙全,天下少有匹敵。萬一葉沈抵擋不住怎麼辦?是的,朱雄英也知道葉沈能力不錯。但是到底是年輕人。就是葉沈的老爹,在傅友德面前,也不敢放肆。更不要說葉沈了。他行不行?還有火器未來是天下的主宰,但是這個未來就是現在嗎?等等等等。總之,朱雄英內心之中無數想法,就好像萬馬奔騰一般。反覆蹂躪朱雄英的信心。其實,朱雄英也明白,而今的選擇,大概是最穩妥了。但是他就是沉不住氣。原因也很簡單,他輸不起。南京與北京之間的差距太大了。最大的差距,其實就是人心。朱元璋畢竟在南京稱帝,北京只是陪都而已。天下人天然的覺得朱雄英不過是叛亂。而維持北京士氣的就是勝利。一旦一場大敗下來。朱雄英都不知道下面人會做出什麼事情來。畢竟,南京那邊,就沒有人人忠於朱允炆。而北京這邊,就能人人忠於朱雄英嗎?他畢竟不是燕王,歷史上的燕王在北平經營多年,能與南軍到守城戰。他更類似於歷史上的朱允炆,燕王兵臨城下,下面人就把他給賣了。而且北京能與南京一較高下的底氣在什麼地方?不久是北京外的工業區,與遼東工業區。這兩地。一旦戰火燒到北京城下,他就虧大了。可以說,戰火只有一過天津,北京小朝廷估計就不能維持了。正因為如此,朱雄英內心之中根本承受不住,他明知道,而今是最好的選擇,但是忍不住去思考,這樣或許更好,那樣或許更好。甚至恨不得親身上陣,指揮大軍,大破傅友德。好在,朱雄英到底是朱元璋教匯出來,僅存的理智告訴他,不能這樣做。朱元璋指揮將軍打仗,也僅僅制定大原則,具體發揮,都不怎麼管的。最多事後處罰而已。朱雄英更不敢。朱雄英忍不住問道:“鄧卿,而今局面,如果你是葉沈,能不能擊敗傅友德。”鄧鎮而今在朱雄英身邊,不過是一個客卿而已。鄧鎮好歹是鄧愈培養出來了,不敢說有名將之姿,但是基本素質還是有的。他看著這個大沙盤,沉默了好一陣子,說道:“陛下,臣不敢大言,這局面,我實在不知道我能不能撐下來。”他到底不是鄧愈,面對傅友德,他有信心才怪。朱雄英忍不住說道:“那葉沈就行了嗎?”鄧鎮說道:“陛下,此事應該問首輔。”朱雄英想去見何夕,但是他知道何夕這一段時間很忙,非常忙。無他,何夕要重新組建大明中樞。雖然以留守府為根基,但是幾乎全部打亂了。北京國子監,加上遼東三所學校的幾屆畢業生,幾乎都填補到了中樞之中。無他,這些人受過最即便的數理化教育,能明白何夕的想法。最少不會雞同鴨講。何夕不僅僅在組建中樞,還在日夜敲定行政流程。這看似簡單,但是實際上很困難的。幾乎是重新編撰一部《大明會典》,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