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一十九章 楊士奇的指點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一百一十九章楊士奇的指點楊士奇想了想,也覺得解綸前途有限。最重要的問題是,解綸手腳不乾淨。對,遼東窩案,楊士奇其實感覺到了解綸或許有參與,至於參與了多少,卻不知道,畢竟解家從南宋到現在一直算官宦人家,解家做官的經驗,可比那些工匠強太多了。即便真有什麼事情,也不可能被輕易抓到手腳,更不要說,何夕本身沒有想過徹查。但是不徹查,並不代表,不知道誰有嫌疑,誰沒有嫌疑了。解綸有一個好弟弟,解縉在南京算是為何夕做事,這樣的情況下。何夕怎麼可能動解綸。甚至一點改變都沒有。但並不代表,將來沒有限制。命運贈與的禮物,都暗中標好了價格,只是現在還沒有到付賬的時候而已。更重要的不是,解綸為之前自己做過的事情付出代價,重要的是,解綸之前就有前科,今後會怎麼樣?要知道,何夕手中經手的錢,只會越來越多,不會越來越少。他再犯事,就沒有那麼好過關了。而且楊士奇也想到解綸對他的好處。楊士奇在何夕麾下做事情,深刻明白了一件事情,錢作為一種工具,是非常有用的。楊士奇也想為自己手中增添這種工具儲備。別誤會,楊士奇並不是想貪汙。畢竟使用錢這種工具,與自己擁有錢,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楊士奇不是想直接搞錢,而是間接掌控一些為自己所用的錢,比如眼前的解綸。以他與解綸的關係,同學加同事,將來有事情讓解綸幫忙,並不是不可能的。楊士奇說道:“你準備做什麼?”解綸說到:“我這不是請楊兄幫忙嗎?我僅僅籌了三千多兩銀子。但是這三千多兩銀子,最多能賣幾塊地,什麼事情也做不了。這不,我想請楊兄幫我想想辦法。”楊士奇說道:“想辦法,不是想銀行的錢吧?”解綸說道:“正是。”楊士奇不由皺眉,思忖片刻,說道:“倒也不是不行,給何大人打個招呼,估計何大人也會幫你一把的。只是你想要做什麼沒有?”解綸說道:“我準備買下一座煤礦,這是最賺錢。我打聽過,燕山南麓有很多大小煤礦在。”楊士奇搖搖頭說道:“你大概不知道,本來煤礦不在這一次名單之列,只是很多人想要煤礦,何大人不得已才增加了幾座煤礦,不要說,你有幾千兩了,就是幾萬兩也未必能拿下,都是天價。”沒有人是傻瓜。雖然說蒸汽機使用才是一個開始,但是煤的重要已經凸顯出來了。更不要說,何夕為了未來保持植被,在很多地方推行用煤,反正遼東已經不用炭火了,全部用煤取暖。而北方取暖需求簡直太大了。僅僅這一點,對煤炭就是一個極大利好,更不要說,各個工廠使用煤了。只要拿下一個煤礦,簡直是一本萬利。而且對於這些勳貴們來說,他們做生意多了,也漸漸地思忖明白了,對於那些競爭激烈的商業領域,是他們最不喜歡的。而那種可以利用權力來壟斷的地方,是他們最喜歡的,可以不費腦子,就能賺錢。而煤礦,或者說礦產,就是最適合的產業。南洋陸家,固然商業上做得很好。但是南洋陸家最大的產業,還不是錫礦。而今幾乎是天下錫礦出陸家了。錫礦收益近乎陸家收益的一半。比起海上買賣的辛苦錢,帶血的錢,礦產的錢是最豪奴賺的。如果銅礦更好,但是蘇祿銅礦在朝廷直轄,具體賺了多少錢,只有朝廷自己知道。但是朝野能拿出這麼多銀兩給何夕營造北京城,可見大明財政也是很富裕的。解綸聽楊士奇這麼說,心中不由一動,說道:“那還請楊兄指點一二。”楊士奇說道:“其實有一個產業最適合你。也是你這一點錢可以撬動的。”解綸說道:“什麼產業?”楊士奇說道:“磚廠。”解綸說道;“磚廠?這-------”楊士奇想不明白。磚廠怎麼會是最好的?古代運輸不發達,建築材料都不可能遠途運輸的。甚至可以說,不要說古代,即便是現代,很多事情,建築材料,紅磚,水泥,砂漿,都是本地供應的。雖然不僅僅是運輸費用的問題,但這也是其中一項大頭。所以,北京附近的磚廠的市場,僅僅在河北北部,河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