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一章 秦王世子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哀樂聲陣陣,哭聲陣陣。

在很多人很熟悉的哀樂,其實在古代是很少有的,也只有達官顯貴辦喪事的時候,才能拉來一整個樂隊。演奏肅穆的哀樂。

在哀樂聲之中。無數士卒身上纏著白紗。

太子此刻也在場。

其實,這個場合太子在場,不太合適。雖然這一件事情,是太子在操辦,但是在禮儀上,雖然死者為大,但也尊卑有別,太子與秦王是兄弟,但一君一臣。

見了秦王靈柩,太子拜是不對。但是不拜是不太合適。

故而,一般是在之前祭奠,出殯的時候就不出現了。

即便太子操辦這一件事情也是如此。

其實太子真正忙的事情,並不是秦王的葬禮。不客氣地說,秦王的葬禮自然有禮部來辦。真正讓太子忙起來的是秦王的陵墓。秦王之死很是突然。之前也沒有想過葬在南京。自然沒有預先挖陵墓。

朱元璋要求太子大辦,那麼秦王的陵墓規格,就不能小了。

即便,太子已經拍板決定,先修地宮,讓秦王入土為安之後,再修地面建築,即便如此,也根本趕不上時間。太子不得不秉明朱元璋,將秦王的靈柩,在孝陵的享殿停一段時間。

秦王的陵墓是靠著孝陵修建的。而孝陵雖然是朱元璋的陵墓,但實際上,孝陵很早就開始修建了。早就完工了。甚至秦王陵墓也是以孝陵為基準選的。

當然了,與孝陵距離遠了一些。因為,距離孝陵最近的是,太子自己的位置。還輪不上秦王。

這選擇,開工,停靈,已經其中禮節,忌諱,等等。有太多講究的事情了。都需要太子來拍板。是以太子雖然來主持葬禮,但實際上在秦王府上的時間並不多。

或許是太子內心有些歉疚,或者別的原因,在秦王靈柩出府之後,太子帶領東宮,以朱允炆為首在路祭。當然了,太子是不拜的,朱允炆代替父親為秦王致祭不提。

太子看著秦王世子,心中也覺得可憐。

十歲出頭的孩子披麻戴孝,顯得身體更加嬌小了。更抱著秦王的牌位,後面兩個小孩子各種抱著其他東西。從秦王府到出了南京城這一段路,要好幾裡,都只能步行。

太子也擔心孩子承受不住。

太子對秦王世子說道:“你如果實在走不動了說一聲,我讓你騎馬。今後,你有什麼事情來都來找我,我會代替你父王,好好照顧你們的。”

秦王世子忽然抬起頭,看著太子說道:“真的嗎?”

太子摸著秦王世子的頭,說道:“自然是真的。”

太子對秦王之死,有一些內疚的。畢竟在歷史上,秦王不是死在現在。說到底,還是他的行為,改變了歷史。他到底內心之中少一股狠勁,對這孤兒寡母,又豈能不心生憐憫?

更不要說,秦王不在了。秦王一脈對他來說,一點威脅都沒有了。

不管是出於太子的本性,還是出自政治,太子都會好好照顧秦王世子的。

只是太子萬萬沒有想到,秦王世子下面一句話,何等石破天驚。

秦王世子說道:“殿下,我願意移封,去什麼地方都行,只是不要殺我,不要殺我母妃,好不好。”

秦王世子這一句話,帶著幾分童言無忌的感覺。但是惡毒之極。

太子聽了這一句話,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,瞬息之間,面紅耳赤,他目光掃過周圍,今日是秦王的喪禮,朱元璋下令大辦,可以說是整個大明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。

太子看見徐達,看見馮勝,看見各家藩王的使者,等等。

而秦王世子與秦王的靈柩,又是這一場合絕對的焦點。可以說,無數人看著的。秦王世子這一句話,聲音也不小。決計不會只有太子一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