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十三章 朱雄英的收穫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三十三章朱雄英的收穫“沒有想到讓你看到這種情況?”何夕揉揉眉心,說道:“我本來想讓你看看,遼東這些工廠作用,以及背後的原理,只是讓你失望了。卻沒有想到看到了藏汙納垢之所。”說到這裡,何夕有些疲憊。這種疲憊是精神上的疲憊。何夕只覺得自己解決一個問題,又會有另外一個問題。自己看似做了很多。幾乎在原地踏步一般,更不要說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人,卻被他親自下令處決,推上了斷頭臺。何夕心中也是很難受的。朱雄英說道:“姑父,不需要這樣的。其實遼東這些工廠的作用,你不用說我也知道。如果沒有這麼多工廠,遼東怎麼可能短短几年從塞外蠻荒之地,變成了北方重鎮。東征高麗日本,北拓長春,都仰賴於遼東。”“這都有賴於這些工廠。這一點我明白的。至於其他的,我還請姑父賜教。”何夕說道:“你願意聽,那我也願意講。”何夕花了半日的時間,結合遼東的現實情況,說明了工業化生產這種新勞動模式的一些特點,以及帶來的影響。何夕本來想結合各家工廠之中某些關鍵性證據的,來給朱雄英說明。而今只是泛泛而談了。第二日,朱雄英就在營口乘船離開遼東。朱雄英手按船舷,極目遠望。遼河在他眼前漸漸開闊起來,遠處遼河水滾滾入海,形成到遼河水與海水色彩不同線條。而兩岸碼頭林立,有官府營造的碼頭,一連上百個泊位。似乎一眼看不到頭,而遼河河灣之處,還有各種各樣的小碼頭。有的僅僅是有木頭搭一個架子,只能停幾艘漁船而已。朱雄英清楚地記得,他剛剛來到這裡的時候,遼河兩岸,不過是一些稀疏的房屋,還有曠野之地。甚至連田地都比較少,有的一些還是剛剛開墾出來的。而今遼河兩岸的田畝,漸漸地連成片了。特別是靠近河邊的。因為方便引水灌溉,再加上營口是外來移民的第一站,故而就地安置的居多。所以方便開墾的地方,大多都開墾出來。才有這種漸漸連成片的場景。除此之外,還有風車,河渠,等等景觀插在田畝之中,似乎要為大地做一個標記。方便認出這是誰家的土地。尚有幾個工坊在離營口城下不遠的地方。因為車間棚子與尋常建築不一樣,顯得分外顯眼。至於最遠處一些看似田畝,卻有些發白的臨海土地,那是鹽田。都是在這幾年之內,好像變魔術一般長出來的。甚至在朱雄英心中,似乎遼東的時間,與其他地方的時間是不同的。朱雄英從小在南京長大,但是南京大規模修建工程,其實已經在洪武十年之前完成了。洪武十年之後,頂多是修修補補。即便如此,對於整個大明來說,南京的變化,還是在整個大明算是變化大的。雖然說,洪武年間,整個國家的元氣都在恢復。但是恢復程度是放在二三十年之間來看,的確有變化,但是這種變化也沒有營口這幾年的變化大。一個叫牛莊的小驛站,搖身一變,成為遼東大府。如果不是親眼看見與經歷,朱雄英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。朱雄英覺得,自己一輩子也難以忘記在遼東這一段時間。朱雄英心中暗道:“昨天的事情,我最大的收穫其實理念與現實之間的差距。觀其言,察其行,這道理從來都知道。但是今天才明白,很多人說得好聽,做的卻未必好了。何夕滿懷誠意還弄出這樣的烏龍事。更不要說其他人了。”“方師傅也算是仁義君子,天下聞名。卻不知道,他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?”朱雄英從來知道,何夕與方孝孺是不對付的。但是這兩個人都曾經是他的老師。甚至朱雄英一開始對何夕的不滿,有一部分是從方孝孺這些儒生身上來的。而今朱雄英看明白了何夕這個人,最少,他不認為何夕要做的事情是壞事。反過來,他又開始懷疑方孝孺等人了。------就在朱雄英離開遼東的時候。何夕輕車簡從,來到了葛天工家中。葛天工在營口的家,庭院數重,雖然說,營口的土地還不值錢。這院子即便佔地面積大了一些。也不算什麼。而且何夕在技術開發上從來是捨得砸錢的。葛天工有這樣的宅院,也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