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章 少府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廷對市場其實沒有控制權的,也沒有定價權的。而且黃子澄所打造的江南織造產量,也不足以佔據絕對優勢。

而且,公家的東西大家都想分一杯羹。何夕底子硬,沒有人敢在何夕身邊囉嗦。但是黃子澄可不是何夕。遇見很多事情,他只能妥協,舍小取大。甚至沒有這些利益。很多事情,黃子澄也不可能做得那麼輕鬆。

何夕說道:“其他工坊也是這樣嗎?”

黃子澄說道:“是的,出廠價是一個價。市場價是一個價。不過還好,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,朝廷還是有得賺。而且太子殿下答應了。少府的利潤,不用上繳,今年剛剛開始,大概有十萬兩。”

“現在還不如遼東,但是時間長了,一定會比遼東強的。”

何夕說道:“看得出來。江南的優勢太大了。”

黃子澄說道:“對,還有一些事情,希望老師能幫忙。有很多機械都要從遼東來賣。希望老師,給一個加急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好說。”

而今瀋陽機械廠,可以說整個大明僅有的機械製造能力。黃子澄想要擴建,根本沒有選擇,只能從瀋陽機械廠買,而且機械廠更多是遼東內部供應。讓何夕打招呼,是最便捷的辦法。

黃子澄繼續說道:“官窯在江西景德鎮。我過去一趟,其實官窯與民窯是一批工匠。工匠每月老官窯輪班十天而已。其實老師廢除匠籍,最好不過了。而今我已經在整個少府體系之中以僱傭為主。不過,這些地方沒有辦法讓你看。”

“營造司,其實並沒有什麼實體,不過是一批專門營造的工匠而已。”

“龍江造船廠,與雜項廠。就在南京,老師可願意去看看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好,今天有時間。去看看。”

龍江造船廠,是明代最大的造船廠,即便而今依然是。

何夕在遼東修建的旅順造船廠,營口造船廠,根本不能與這裡相比。

畢竟,朱元璋經營三十多年的地方,如果輕易被比下去了。那就顯得朱元璋這三十多年的經營太過無用了。當然了,隨著航海的大爆發。如果龍江造船廠如果故步自封。肯定會被甩下來的。

只是黃子澄來了,帶來了遼東最先進技術。

龍江造船廠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。

何夕來到龍江造船廠之後,首先看見的是龍江造船廠最重要的財產,那就是船塢。

船塢就是一個大坑。

一面臨水,可以在船塢之中造船,等船隻造好之後,可以直接放水,讓船從船塢之中進入河流之中。

而在河邊造船,很容易被水流沖走。這是建造船塢最開始的理由,但是隨著船隻越建造越大,很難尋找那麼大的地方造船。只能造船塢。

旅順造船廠造的都是漁船,是不需要船塢的。在海岸上直接造就行了,造好了,幾十個人就抬下水了。而大船就不一樣了。直接造在岸上,根本無法下水了。

而船塢修建是很耗時間的。

或許很多人覺得,船塢不過是挖了大坑而已。

但是土木工程,在沒有工程機械的情況下,是要人一鏟子一鏟子挖出來。特別耗費時間。而龍江造船廠之中,幾十個大大船塢,可以同時建幾十艘大船。這不是營口與旅順,一時間能夠追上的。

可以說蔚為壯觀。

何夕說道:“不錯,看來生意興隆。”

黃子澄說道:“主要是南洋運銅船,朝廷要的。”

南洋運銅船,就是從南洋運輸銅礦的船隻。也是南洋四鎮之中,蘇祿鎮。也就是後世宿務銅礦已經開始出礦了。已經成為大明財政又一個支柱。畢竟這些銅就是用來鑄錢的。

而這幾年鑄錢數量,從原來的幾萬貫,十幾萬貫,直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