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章 未有期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如果說太子對何夕不放心,那是過了。

太子不過是作為上位者的本能而已。

那就是對最重要的事情,一定要有備份。不能讓下面的人給拿捏了。如果有一件事情,缺了某個人就不行。這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。而且太子與朱元璋對未來的分歧,僅僅是一件事情要做的程度問題,而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。

如果做一個比喻的話,那就是太子想要搞的是洋務運動,朱元璋想做的是戊戌變法。

但是不管怎麼樣,太子都知道,工業化,或者這些已經建立成的工廠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決計不能讓一個人壟斷。就好像,朱元璋也不能容忍大明軍隊被一個派系壟斷一樣。

太子此刻正與沐英規劃,新北京城的地圖。

太子說道:“大哥,你對遼東那些工廠有什麼想法?”

沐英回想他在遼東看到的種種,忽然嘆息一聲,說道:“這才幾年,天下好像變得我不認識一樣了。”

何夕推行工業化的模式,其實是從軍器局開始的。點點滴滴開始,才有了第一個火種,那就是太平鐵廠。只是太平鐵廠距離南京很遠,一般人看不到。而且太平鐵廠直接供應軍隊。很多人僅僅感受到軍隊武器成本大大降低。

之前每一副鎧甲都是寶貝,而今用一件扔一件都不心疼。

而當沐英看到,數以千計的工人,分工協作,一起工作的時候,就好像看見一支軍隊,用不可阻擋的腳步滾滾而來。

沐英沒有足夠的學識,來判斷這樣的生產模式有什麼影響。但是他卻知道,這些工廠的重要性。甚至他敏銳的感受到,今後誰能控制住這些工廠,誰能有更強大的戰鬥力。

之前判斷一個國家戰力的時候,要綜合這個國家有多少人。有多少糧食。有多少武器。而今就要算有多少工廠了。

太子說道:“何夕天下大才,只是有些地方上他沒有想清楚。遼東太過偏遠了,這些工廠必須控制在朝廷手中,從而制衡天下。遼東太遠了。父皇為什麼設立北京?很多原因就是這裡。”

沐英點點頭,說道;“殿下所言極是,這些工廠不放在朝廷眼皮底下,我也不放心。”

太子說道:“所以,我想抽調遼東的人馬,在北京城附近建立工廠。而北京城不能在元大都舊址上,而是向東。方面利用遵化之煤鐵,便東南之海運。”

太子在北京這一段時間也沒有閒著,他詳細的考察了北京的煤鐵資源。覺得北京之煤鐵資源,並不比遼東差。他想要將北京修建成為一個重工業城市。

不同時代,有不同的想法。

後世北京要去工業化。但是而今,北京如果能生產全天下八成上的鋼鐵。只要控制了北京城,那麼總領天下,就沒有什麼阻礙了。

太子也感受到了海運的重要,也想讓大明都城靠海一些。

其實在元代的時候,運河是直接能通大都城中的。只是而今多年沒有修繕,當年的運河已經不在了。但是如果將都城東移幾十裡,就能連通運河。

從而讓京師的運輸條件,更加便利。

當然了,這樣做並不是沒有問題的。

問題有二。

第一,北京的地質條件。

北京看上去是平地,實際上是兩條河的分水嶺地帶。地勢比較高的。一般不會有水患。但是越往東,地勢越低,水患的可能就越大,而天津城更是屢屢被淹。

捨去大都原址,就要重新選一塊不被淹沒的土地。這有些困難。

第二,就是軍事上的得力條件。

北京選址,三面靠山。易守難攻。但是如果往東移了。就進入平原地帶了。

距離北邊,與西邊的山就有一些遠了。

當然了,這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