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三章 君問歸期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朱元璋說道:“金銀足夠鑄幣嗎?”
何夕沉吟片刻,說道;“這個不好說。鑄幣的問題,不在於金銀,而在於寶鈔數量了。臣以為還是多準備一些吧。”
朱元璋嘆息一聲。
不知道在想什麼?
何夕覺得,他大概是後悔當年發行寶鈔數量太多了。
即便有小十年沒有發現寶鈔了。寶鈔的價格依舊保持六十多。一貫寶鈔,僅僅能幾十文錢。寶鈔已經成為貨幣改革的重大問題了。倒不是說,一定要將寶鈔恢復原來的價值。而是不解決寶鈔的問題,推出新鈔票,或者金銀幣,都有問題。
不用鈔票,自然是不行的。
因為不管寶鈔出了多少問題,但是鈔票這個方向,本身是沒有錯誤的。否則後世不會都用寶鈔。
但是如果用鈔票,新鈔代替舊鈔。在何夕這裡,就是用銀票代替寶鈔。遼東銀票就是試執行版本。如何讓銀票體系接納寶鈔體系,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。
是一個問題。更大的問題是朱元璋。
朱元璋不在乎官員,但是在乎百姓,當他意識到,寶鈔本身就是對百姓一場剝削之後,其實有意想將寶鈔的價格恢復到原來,最少不能這麼低。
只是,這裡面需要大量的金銀。
甚至何夕都不知道有多少。
朱元璋沉思片刻,微微搖頭,沒有再說什麼,而是指著剛剛送過來官於西番之亂事情,說道:“這東西我看過了,你令有論功行賞就行了。”
何夕說道:“那瀛國公?”
朱元璋說道:“讓他留守西寧便是。”
西寧哪邊那裡需要一個國公留守。
西寧北邊是山,其他方向都是荒原,唯有東邊有一個出入口。也沒有什麼敵人。明顯是發配藍玉。
何夕想了想說道:“陛下,臣以為應當給瀛國公一個差事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什麼差事?”
何夕說道:“招撫烏斯藏。如此也算是給瀛國公一個立功的機會。”
朱元璋看了一眼何夕,對何夕的心思很清楚。何夕並不是為藍玉求情。而是覺得,朱元璋做的太赤裸裸了。將藍玉閒置於西寧,近乎流放。但是加上這一條就不一樣了。
烏斯藏,就是西藏。
西寧距離西藏的腹地自然是有些遠的。但是從西寧一路到拉薩卻是一條大道。
也是西藏與中原聯絡重要道路之一。
給藍玉這一個任務,並不是給藍玉的。而是給天下人看的。也是給太子看的。雖然是裝點門面,沒有本質的區別。好歹讓外人知道。朝廷不會無罪責罰功臣。藍玉到西寧是有任務的。而不是流放。
朱元璋說道:“好。”
西藏或者在後世很重要,但是朱元璋根本不放在眼裡,畢竟太偏遠了,也太荒涼了。不過,既然後世地圖上有,朱元璋也不介意廢物利用一下。
朱元璋隨即進入一下問題,說道:“我看你的三步走計劃,第一步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吧。”
何夕說道:“有陛下的支援,才會這麼順利。”
雖然說,官場上很少有人敢真的暢所欲言。但是民間卻又有不少人,真的有很多意見。是真知灼見。引人深思。
在報紙上的論戰,有不少。不過都在何夕的操縱之下。
整體來說,何夕的大明律本身也有很多修改。比如,取消了皇帝之下一律平等的話,而是詳細的規定了皇帝的權力,宗室的權力,士籍的權力,民籍的權力,軍籍的權力,廢除了奴籍。
而朱元璋制定的很多戶籍制度,也合併為宗室籍,貴籍,士籍,軍籍,民籍。這五種。
宗室自然是皇室宗親。不過,而今大明真正列為宗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