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五章 張度來投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何夕說道:“這一件事情,就交給你來辦吧。”
解縉一愣,頓時大為歡喜,說道:“請大人放心。這一件事情就交給下官了。”
何夕寬慰瞭解縉幾句話。解縉就下去了。
何夕並沒有起身,而是坐在原地喝茶。姚廣孝掀簾而入。坐在解縉剛剛的位置上,並給自己倒了一杯茶。
何夕說道:“解縉怎麼樣?”
姚廣孝喝了一杯茶,說道:“解縉有才,但是膽子太大了。”
何夕說道:“何出此言?”
姚廣孝說道:“大人是什麼身份?張度是什麼身份?解縉是什麼身份?就算他而今已經進了秘書監,但是與你與張大人的身份,相差還是太大了。但是他安排一個尚書,一點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。甚至覺得興奮,我沒有在解縉身上看出一絲敬畏之心。估計將來,一旦有事,他背叛殿下,也是如此。”
何夕細細想了想姚廣孝的話,品了一杯茶,說道:“好吧。只是天下有才之人,都是不甘於人心下的。與這些人談忠心,不如談利益,不如談信念。”
姚廣孝沉默了一會兒,忽然起身行禮。
何夕有些奇怪,說道:“姚先生,這是怎麼了?”
姚廣孝說道:“大人此言可得天下。”
姚廣孝這一句話,並不是拍馬屁。
儒家理念之中的忠誠?到底是什麼樣子,其實就是人身依附關係的體現。等級分明社會,忠誠,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要求,不管怎麼美化,都是人身依附關係。
是基於儒家社會等級的規則。
是封建社會的特徵。
也算是封建社會的生產關係。
這種忠誠,或者人身依附關係,也是封建關係的一種體現,甚至有人以此發揮出,中國秦代以來的封建社會,是權力封建,給馬克思社會階段打補丁。
何夕自己都沒有感覺,他提出的想法與概念,其實是另外一種生產關係代表的合作模式,是基於理念,基於共同的觀念的合作關係。或者是忠於某種理念,並不忠於某一個人。
所以,他對解縉的忠誠並不在意,尊重解縉作為一個人正常選擇。
只是希望從更高層面上形成合作。比如理念。
解縉既然是變法鼓吹手,這是他的起家之地,也是他的身上的標籤,這一點上萬萬不可能撕掉的。只要解縉依然是變法一脈,何夕就能合作。並不要求解縉非要忠誠於自己。
其實,何夕並不是一開始就有這個想法的。而是他發現兩件事情。
第一件事情,就是何夕發現,如果以儒家忠誠鏈條,他在下位。與太子相爭,先天不利。這就是太子還沒有怎麼做,就已經將遼東快拿下的原因。
第二件事情,何夕根基淺薄,很多人他都不好用。誰不想讓下面人對自己都忠心耿耿。全部忠誠度點滿,甘願效死那種。但問題是,越有能力,越有權力的人。就越不會輕易效忠別人。
朱元璋在這個時代,在能力,手腕,個人魅力等等,算是天下第一人,但是他也要殺功臣。可見讓這種高階人才使用上面的難題。
有能力的不忠誠,人家才華橫溢,沒有你的提拔,不過晚幾年出頭。君擇臣,臣亦擇君,更何況,你不是君。憑什麼要為你效忠到死。這也是為什麼,很多領導用庸才。不是他們不知道這個人是庸才。而只有庸才才知道,以自己的能力,斷然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。也正因為如此,他才對上位者死心塌地地效忠。
何夕想了很久,才更放寬了心中的底線,才願意用合夥人,或者說股東的態度,來面對未來投奔自己的大臣。如果從手下看來,解縉這種心中毫無敬畏,野心勃勃的人,不是一個好手下。但是如果從合夥人來看,這種天不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