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八章 太子回京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將沐英也叫過來,一方面是朱元璋想看看沐英的說法,另外也是一絲防範的想法。

至於叫秦王一家到京師,既是安撫秦王一家,也是控制影響,好收拾局面。

在朱元璋這個位置上,很多時候,傷心都必須是有限的。因為有更多的東西,需要朱元璋去思考,去權衡。去想辦法。

至於何夕的事情,自然而然地耽擱了。何夕雖然想去遼東,但是而今局面也不是時機,秦王之死,影響深遠,何夕也要等這一件事情塵埃落定之後,才好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辦。

太子來得很快,也不可能不快。

朱元璋的聖旨,連一點時間,都沒有給太子留,太子如何敢耽擱。來到南京之後,風塵僕僕,連沐浴更衣都沒有。就來到乾清宮之中,與沐英一起跪在朱元璋的面前。

朱元璋只是讓他將秦王之死前前後後,重述一遍。

太子只能將前因後果,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。

朱元璋聽完之後,對沐英說道:“你來說一遍。”

太子只能黯然地低下頭,這樣的局面是從來沒有過的。他在朱元璋面前彙報的事情,朱元璋從來沒有懷疑過,即便心中不相信,私下讓人去檢查,也不會這麼不給臉面。

幾乎是擺明說,我不相信你。

太子心思本來就重,一路上來車馬勞頓,憂心忡忡,整個人都瘦了好幾斤。此刻被朱元璋如此對待,內心之中,悲觀的情緒一絲絲蔓延。

沐英能怎麼做?只能從他的角度將情況一五一十的說道。最後沐英請罪,道:“陛下,此事是臣的錯,臣負責秦王的安全,出了這樣的事情,臣願意以死謝罪。”

說著就伸手將自己的國公冠帶給除了下來,放在地面上,隨即重重地叩首,不敢抬頭。

太子內心之中感動非常,他甚至想給沐英說情,但是他想起自己的處境,心中暗道:“算了吧,我現在大概是多說多錯,少說少錯。說了只會幫倒忙。”

朱元璋看著太子,心中暗道:“太子的心性——”

朱元璋暗暗搖頭。

雖然說喪子之痛,非同尋常,但是朱元璋也不是一般人。太子從北京回來,也是需要一段時間了。這一段時間朱元璋已經想了很多事情。不敢說悲傷的情緒已經不在了,最少恢復了理智。

畢竟在戰場上,旋生旋死,如果沒有這一點情緒整合能力,瞬息之間,不知道有多少人身死。如果這一點情緒都承受不住,朱元璋就不是朱元璋了。

死了一個兒子,讓朱元璋傷心一會兒就夠了。

而此刻朱元璋給太子的壓力,其實想看看太子在這個時候有什麼反應。

要看一個人的本色。觀人於臨財,觀人於臨難,觀人於忽略,觀人於酒後。而今朱元璋要看太子在臨難之際的表現。

是的,秦王之死的事情,朱元璋調查得差不多了。雖然他很不願意,但是秦王之死,可以說是咎由自取。太子與沐英在這一件事情上,有一些處置失措的地方。但是這一件事情,錯不在他們。

朱元璋想看到太子在這個時候的反應。

但是太子毫無反應。

似乎預設了沐英的話。

朱元璋也知道,秦王之死,不管怎麼說總是要有人負責的。太子不能負責,沐英來負責也行。

只是太子表現的,太沒有擔當了。

朱元璋淡然說道:“既然帽子不合適,你就留下來,回去閉門思過,不得聖旨,不得出府。”

沐英恭恭敬敬地行禮,說道:“臣謝陛下隆恩。”

隨即緩緩地退了下去。

隨著沐英離開,朱元璋什麼也沒有說,但是徐正很有眼色地緩緩的退了下去。

朱元璋沉默了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