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七十五章 黔國公沐英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之天下,秦之天下,說不定真能傳之百世。而今陛下既然沒有廢太子之心。殿下要做的就是保全有用之身,以待將來。”
“其餘的都不重要。”
“臣說的再明白一點,陛下不是秦始皇,殿下也不是扶蘇,臣亦不是蒙恬。”
沐英這樣說,已經夠露骨了。
朱元璋自然不是秦始皇,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,是好處,也是壞處。他接受的是一個已經定型,內部固化的帝國。甚至秦始皇的威望,未必能比得上開國之君朱元璋。
而沐英也不相信朱元璋真下定決心廢太子了。
因為朱標也不是扶蘇。
扶蘇雖然是長子,但是沒有太子的名分。再加上扶蘇是楚女之後,秦始皇與在秦國內部任職的楚國貴族的恩恩怨怨,真是一言難盡。秦始皇對扶蘇的態度,也並不是太好的。
而朱標從一出生就是世子,太子名分早就確定。更不要說輔政多年,基本去掉太子的身份,也是政壇之上的頂級大佬。影響力,哪裡是扶蘇可比的。
而沐英自然不是蒙恬。
蒙恬是齊國人,雖然在秦三代為將,但問題是,古代的地域認知,三代時間還太短了。蒙家在大秦的根基,遠遠沒有那麼厚實。但是沐英不一樣了,沐英雖然不是皇子,但是在開國前後,很多權力是以皇子的身份代行的。
身經百戰不說,在朝野上下的政治地位,根基穩固。沐英所代表的派系,或許比不上傅友德,馮勝等人。但是沐英派系有一個問題。那就是沐英是朱元璋嫡系之中嫡系。
要知道沐英當年剛剛從軍的時候,就是代表朱元璋坐鎮鎮江,監視耿家兄弟,也就是耿炳文與他的兄長。
這也是為什麼?沐英進宮,就能刷臉。
說不定這守衛皇宮的某些人還是沐英的舊部。
這種種不同,確定了不同的指向,在沐英看來,即便是朱元璋老糊塗,以大家的家底也夠朱元璋折騰幾年了。等將來朱元璋死了。他是可以擁護太子登基,撥亂反正的。
前提是,太子不要與朱元璋硬抗,丟了太子之位,那才是問題所在。
沐英說的這些,太子都知道。
只是,太子心中煩悶非常。
這幾日,三品以上的奏疏,還沒有多少。但是報紙上已經開戰了。解縉更深厚全力以赴,已經將聲勢給造起來了。而丁顯也不是白給的。丁顯很多觀點,簡直是說到了太子的心坎中了。
在太子看來,現在的大明其實就很好的。很多事情慢慢來不行嗎?平緩過度,非要搞得如此聲勢浩大,劍拔弩張。
其實,太子並沒有察覺,他感覺這一件事情波及面太廣,甚至要波及到軍中之後,已經有一絲絲擔心了。不是別的。就是擔心,這一件事情,由朱元璋開局,他能不能收官。
這也是朱元璋非要這樣做的原因。
太子是守成之君,不是開拓之主。將這一件事情交給太子來辦,很有可能永遠做不了,甚至被動等待新生產力帶來的反噬。
太子聽了沐英這番話,有很多話就說不出來了。
正如朱元璋不願意將何夕帶來的未來資料讓太子看一樣,太子也不知道該如何告訴沐英,而今天下一切變動的根本起源,並不是不相信沐英,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說。
太子嘆息一聲,說道:“我明白。大哥,父皇讓你回來,你知道為什麼?”
沐英說道:“聽到一些風聲。還不確定。”
太子說道:“是讓你代替宋國公坐鎮北平。我剛剛從北平回來,有一些事情一直放心不下。正好拜託你了。”
沐英說道:“殿下請講。”
太子說道:“給我拿下,秦王與晉王。”
沐英又吃了一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