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六十四章 修史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何夕立即來了興致,說道:“姚先生有什麼辦法?”
姚廣孝說道:“蘇伯衡是正人君子,君子絕交不出惡聲,而且他即便是退出,也不決計不會大張旗鼓,甚至不會說我們不好,他內心之中,也是有到歉疚感的。這種歉疚感就是可以下手的地方。”
“大人,說過,將朋友做得多,將敵人做少。這誠是金玉良緣。一萬個人,有一萬種心思,令萬心如一,本就是大難題。更不要說這些讀書人了,讀書越多,心思越多。就越難以同心。”
何夕感嘆一聲,說道:“是啊。”
人的知識越多,心思也就越多,很難單純的聽命於誰。而想成大事,偏偏需要這些人,那種什麼也不懂,沒有自己想法,一根筋的人,是派不上大用場的。
姚廣孝說道:“故而,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應對辦法,即便是敵人也能為我所用。更何況蘇老先生,更稱不上敵人。”
何夕聽姚廣孝這話,心中忽然覺得,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。用兵高手,最高明者,是可以調動敵人部署,為我所用。而姚廣孝認為,因人設計,因人設謀,即便是敵人也在我算計之內。
看似相差很多,但是核心卻是統一的。
何夕說道:“計將安出。”
姚廣孝說道:“大人,可知道蘇老先生心結在何處?”
何夕說道:“願聞其詳。”
姚廣孝說道:“就在一個名上。蘇老先生,名門之後,文章功勞,經義書法,當世一流,甚至與宋老夫子,又能相差多少?只是名聲上相差太遠了。這也是沒有辦法的。人的際遇,就是如此。有時候,不遇風雲,難為蛟龍。蘇老夫子雖然不說,但我知道,他引為憾事。”
“如果有一件事情,能讓他大名垂於青史。百年之後,還能壓宋老夫子一頭,那麼蘇老先生,一定會去做的。”
何夕也聽得明白。
人總是有弱點的,如果沒有找到,那是因為沒有找對方向。或者沒有將這個人琢磨透,蘇伯衡儒雅隨和,翩翩君子,愛提攜後輩,也沒有什麼大毛病。
堪稱潔身自好,學問嚴瑾,只是,他未必沒有心病。
這裡姚廣孝並不是說,蘇伯衡的水平在宋濂之上。只是,很多時候,第一名與第二名,乃至於第十名,又能相差多少啊?
甚至都在同一個梯隊之中,文人相輕,也有這個原因,大家大抵在同一個水平線上,又沒有什麼嚴苛的劃分。誰高誰下,誰能說得清楚。
宋濂之所以名聲大盛,固然是宋濂有真本事,但也朱元璋的提攜。
但是這種際遇可遇而不可求。蘇伯衡與宋濂年間差不多,而今也老了。任何人在年老的時候,都會想身後之事。這也是很正常的。
蘇伯衡這樣的,自然很清楚。估計百年之後,宋濂在青史上還是有一席之地。而他蘇伯衡,除卻愛翻舊紙堆的某些人外,都不知道他是誰了。
時也命也。
蘇伯衡固然能開導自己,但是如果說真的甘心,想來也是不能的。
只是何夕想不出來,有什麼事情能讓蘇伯衡在留身後之名,並壓宋濂一頭。
何夕問道:“那什麼事情,可以讓蘇老夫子,壓宋老先生一頭。”
姚廣孝說道:“就是當今大人沒有做成的事情,修元史,而今是可以做了。正是時候。”
何夕聽了,激動猛地起身說到:“不錯,這一件事情我居然忘記了。”
修元史這一件事情,其實早就有安排。甚至明鑑堂這裡也做了很多準備。但是還是沒有開始,原因很簡單,這修史的阻礙,不在這一件事情本身。而在於政治上的阻礙。
也就是元朝正統與否的爭論。
何夕之前沒有想過撕破臉。想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