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五十五章 蒸汽機的進度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蒸汽機。就可以這樣,在高處修建一個大大的水池,然後讓水池放水推動水車。然水車推動水力機械作工。然後從高處流下來的水沉積在低處,讓蒸汽機將水提到高處。
完成一個迴圈。
從此讓水力使用空間大大擴充套件開來。
這固然能讓大明的生產力有一個很大的進步。
但問題是,別的穿越者,甚至越過了蒸汽機,直接將搞電氣革命了。而何夕搞了數年,弄出這個樣子。何夕很不滿意。在何夕看來,這種蒸汽機與水車的聯合作業,不過是一個過渡時期的代替手段。
雖然說,將龐大的蒸汽機做小,功率做大。提升蒸汽的壓力,搞高壓蒸汽,其中有很多技術瓶頸。但是好歹,何夕也是知道大概方向的。雖然很多技術細節不知道。
但是何夕覺得他下定決心,努力幾年,更加實用的蒸汽機,或許就會出來。
能不能裝上車輛上不知道。但是直接用蒸汽驅動機器,省卻水車這個中間體。卻是可以的。
只是,朱元璋的心有些急。而且何夕發現,或許他這一次彙報,是有些多餘的。反正遼東的很多東西,朱元璋都是知道的。
不過,既然朱元璋這樣說了,那麼推廣蒸汽機就成為必然了。
至於將來的更新換代。就是另外的事情了。
朱元璋說道:“遼東的事情先放一放。這幾日,你將南京的情況搞清楚了嗎?”
何夕說道:“臣略知一二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解縉與丁顯之爭,你有什麼想法?”
何夕心中繞過十萬個心思,沉吟說道:“陛下,臣以為朝廷決策,自然要重視輿情,理不辨不明,不教而誅謂之虐。但是,道理已經說明白了。朝廷自然要有所決斷,讓天下人知朝廷大政所在。拖延日久,會讓天下百姓,不知所措,為奇談怪論所惑。”
朱元璋說道:“不錯。民主集中嗎?先民主了。現在就要集中了。天下輿情,不可為他人所掌控。報紙之設,正為此事。而今是要有所決斷了。朝廷要下場了。只是該如何決斷?這就是我叫你回來的原因。你有什麼想法?”
何夕心中暗道:“果然如此。”
何夕內心之中,已經有一些預感了。現在正好驗證了。他何夕就是朱元璋對付士大夫的一把刀,平日放在一邊細細養著,但是該用的時候,決計不會不用。
或者,這就是朱元璋的兵法之道。所謂愛兵如子,用兵如泥,平日的時候愛護得勝過親子,但是真到了關鍵時候,那就是不問傷亡,只問結果。
在戰場是如此,在官場上也是如此。
或者朱元璋本質上就是一個兵家,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在為政手段,有些粗糙。如果用兵家的角度來看,卻是殺伐果斷了。
此刻的何夕才真正的理解了朱元璋,也對朱元璋去魅了。
何夕剛剛到大明的時候,朱元璋在他眼中是有光環的。因為這樣大人物,哪怕是歷史上大人物,是何夕從來沒有見過的。而且朱元璋的人品,境界,手段,等等各方面,是遠遠超過了何夕。
何夕對朱元璋,那簡直是高山仰止。這樣的情況,讓朱元璋在何夕的眼中高大之極。
只是而今卻不一樣了,數年以來,何夕一直在成長。這麼多年,何夕早已不是吳下阿蒙。他現在或許比不上朱元璋。但是在很多地方上,能夠平視朱元璋了。
何夕也沒有什麼負面情緒,將自己早就盤算過的答案,和盤托出,說道:“以臣之見,是時候為開海之策正名了。當年開海,是臣先行,其實並沒有朝廷之命,後來的海關什麼的。都是朝廷根據海上形勢做出的調整。但是朝廷做事,不能僅僅因形勢而變化,更是需要名正言順。當時時機不成熟,現在時機成熟了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