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五十三章 揣摩聖意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何夕將自己一腦門官司放在一邊,說道:“蓋棺論定?”

解縉說道:“大人以為陛下會偏向誰?”

何夕說道:“偏向你。”

解縉說道:“開海之策,雖然是大人執行,但是陛下的意思。區區鼠輩,安能阻擋陛下的國策。商議大半年未有休止。已經是陛下寬容之至了。既然要下定論。自然要有始有終。”

何夕說道:“我明白了。”

何夕明白得更多,與當年的事情聯絡在一起,何夕心中暗道:“陛下,你就是這麼不放心我?這是讓我自絕於江南士大夫啊。”

何夕早就知道。他與江南士大夫並不是一路人。但是何夕其實從來沒有放棄從江南士大夫之中尋找人才。蓋因江南士大夫,僅僅是一個籠統的名詞,並不是一個政治實體。

他們如果是一個政治實體的話,朱元璋都不先對淮西集團動手了。而是對江南士大夫們動手了。

正因為江南士大夫不是一個政治實體,其中派系之多,恩怨之多,簡直不可計數,別的不說,姚廣孝也算是江南人。劉璟也算是江南人。他們從廣義上,也是江南士大夫。

何夕不需要整合整個江南士大夫,只需整合一部分。何夕的實力就會變得很可怕。

朱元璋需要的一個銳意變法大臣,王安石第二,而不是王莽第二。

自然不需要讓何夕成為當世聖人。

隨著何夕創立新學說,南擴南洋,東滅高麗,更是數年之內,將遼東建設成為北方最富饒地方之一。或許在北方,也只有山西,山東兩地,要比遼東富裕了。這是因為兩地在元末戰爭之中,受到的摧殘比較少。

這讓何夕名聲大盛。

變得讓很多人敬仰,有更多的追隨者。而今看來,超出了朱元璋想要的極限。

所以朱元璋給何夕降降溫。單單阻礙科舉還不夠。還有別的事情。

何夕看透之後,忽然心理平衡了許多。

朱元璋對何夕真不錯,何夕想在朱元璋死後,爭奪大明最高權力,這讓何夕有一些慚愧的感覺。畢竟娶了人家女兒,窺視人家的家業,在何夕內心之中,還是有道德譴責的。

不過,而今何夕釋然了。

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乃是天下人之天下,並不是朱家家業。如果何夕想取天下為何家天下,那麼何夕自然該有慚愧之感。但是並不是。一為公,一為私。何必慚愧。

更重要的是,何夕從朱元璋學到了政治家另外一課,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,什麼都可以讓步。

哪怕何夕娶了他最喜歡的女兒,該挖坑的時候,也毫不猶豫的下手。

有一天,在朱元璋的政治規劃之中,沒有了他何某人的位置,該殺人的時候,也不會手軟。唯一讓何夕可以放心的。大抵是朱元璋不會讓何夕斷子絕孫。

何夕淡然一笑,說道:“你說陛下到底想做什麼?”

解縉說道:“重申定海之策?”

何夕搖搖頭說道:“不,如果僅僅是這一件事情,就不用我回來了。”何夕暗道:“這達不成陛下想讓我徹底得罪江南士大夫的效果。”何夕微微一笑,說道:“越來越有意思了。”

揣摩聖意的人。不值何夕一個人。

徐達延請馮勝,兩個老兄弟,在魏國公府的假山上,喝茶品茗。

魏國公府場面很大,也是朱元璋對徐達的愛護。徐達的府邸幾乎可以媲美王府。假山盤旋而上,高出地面數丈,在上面,一舉目,就能看到外面繁華南京城中,而因為魏國公府邸太大。繁華帶來的喧鬧之聲,卻不會入兩人之耳。真是一個鬧中取靜的絕佳去處。

徐達與馮勝在黑白棋盤上,有一搭沒一搭地下著,很明顯兩人心思不在棋盤之上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