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三章 開始賑災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九十三章開始賑災京廣線最為最先修建的鐵路線,為什麼要靠著太行山修建,最大的原因,就是水利上,是為了躲避洪水。這也是為什麼?一般情況下,不是應該是平地可開墾土地多,更加繁華,但是在河北,有相當長一段時間,真正繁華的,反而是靠近太行山的府縣。這都是一個原因,那就是水利問題。河北水利廢弛,反而讓平原上的地方,容易被水淹,不適合發展。而靠近太行山的地方,雖然平地少,但是因為地勢的原因,不積水,反而更發展。不過,那就是長遠的計劃了。而今何夕也僅僅是想想而已。只是何夕回到家中,還沒有睡下來,姚廣孝就來找他了。“什麼黃河決口了?”何夕大吃一驚。姚廣孝說道:“不僅僅是黃河決口的問題,黃河水出陽武,已經沖決入衛河之中,由此北上,河北山東皆被其害,甚至------”何夕說道:“甚至天津也是問題。”只是怕什麼來了?陽武在黃河北岸,黃河南北兩岸決口,洪水是有不同的去處的。如果是南岸決口,洪水會匯入淮河之中,這就是所謂的奪淮。而黃河與淮河之間,有很多河流,不過幾百里而已。雖然說對當地百姓不公平,但有些時候也沒有辦法的。有時候人為地想決南岸,就是南岸洪水可控。但是北岸決口,洪水就不好說了,一般是衝入山東,在山東一帶滯留,比如所謂水泊梁山,其實就是黃河洪水滯留所形成的。如果僅僅是滯留不夠,就會衝入大清河之內,入海。而大清河,根本就是現在的黃河河道。除此之外,奪衛河河道,所謂的衛河河道,其實就是北運河。衛河河道在很久之前,其實也是黃河河道之一,不,可以說,整個黃海淮衝擊平原上,大部分東流的主河道,都曾經被黃河給霍霍過。而今黃河洪水透過衛河入海,而前文也說過,天津海河一段承接河北九條河,已經是不夠了。而今更有黃河,那問題就更嚴重了。雖然說,洪水倒灌危及北京城,大概是不會發生的。最少,現在還沒有開始看出來這個趨勢。即便真有可能發生,也有很多辦法來保衛京師,只是,何夕不希望那麼做而已。那就是想辦法洩洪,在其他地方洩洪了,天津洪水想要倒灌就不太可能了。只是如此一來,對百姓傷害太大了。不到萬不得已,何夕是不想用的。而今還沒有到那個時候,何夕擔心的不僅僅是北京城。何夕看著窗外好像天漏一般大雨,何夕說道:“整個河北都危險了。”姚廣孝說道:“大人,修建北京城這一件事情,你也要早做準備。”何夕沉默片刻,說道:“我明白。”在朱元璋心中,百姓始終是第一位的。今日這天氣,已經何夕得到河北很多地方水情的彙報,就知道,河北這一次要遭殃了。但是何夕萬萬沒有想到,黃河不安安分分也來湊熱鬧。河北這一次的洪水規模會非常大的。需要立即賑災。而整個河北人力物力都在北京城這裡,最快的賑災方式,就是呼叫這裡的物資。只是,如此一來,北京城修建工程就要停上一陣子了。本來因為雨水,何夕就擔心,這個工程能不能如期完成了。而今更不要說了。何夕對於賑災這一件事情,也是很明白的,刻不容緩,稍稍拖延一下,就不知道多少人命了。但是在北京城修建這一件事情上,何夕也是有自己的規劃的。何夕心中暗暗嘀咕:“能不能來一個以工代賑?”說起來很容易,但是真正做起來,可就不容易了。工是什麼?而今也只有北京城工程了。先打通北京與各地的交通,並將各地災民帶到北京城來,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花費了。更不要其他花費,還有需要更多的人手來組織。不過,何夕很想嘗試一下。因為,北京缺人。很缺人,不僅僅現在缺人,將來也缺人。要知道,何夕建設的北京城,可不是一座兵城,而是一個工業城市。需要足夠勞動人口才行。但是而今,即便本地人口,家外來人口,都算上,還不過三十多萬人。說起來也不少了。歷史上北京城營造之後,號稱人口百萬,但其實是因為有大量京衛與家眷在其中。而今這個人口,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