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零八章 南京的變化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一百零八章南京的變化何夕為了避嫌,並沒有參與進入北京營造的財富盛宴之中。玄洋社的利潤雖然不少,但是在深山老林之中,搭建整個商業框架,也是很消耗人力物力的。特別是人力,沒有足夠的獎賞,是沒有人願意放棄優渥的生活,投入深山老林之中的。這都是錢,所以玄洋社結餘其實並不多,最少在今後兩三年,純利潤是不會太高的。何府有多少錢,何夕並沒有怎麼關注,但是最多百萬兩的家產,而百萬兩的傢俬,能夠動用的有多少?幾十萬兩?何夕不知道。但問題是,何夕是要抬高低價回籠多餘的貨幣。這價格一定要高的,整個北京城內的的,何夕最少要回收五百萬兩與一千萬兩之間,但是何夕可不想用自己的錢墊進去。何夕說道:“南京不好嗎?北京這裡空氣不好,冬天又幹又冷的。”安慶公主悠悠一嘆,給身後的僕役打量一個眼神,他們立即會議,開始清場了。讓這些工作人員都離開。安慶公主神情有些低落,說道:“今後我們就在北京的,不要回南京了。”何夕微微一驚,說道:“怎麼了?出了什麼事情?”安慶公主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女兒,何夕看見過安慶公主很多表情,但是從來沒有見過安慶公主如此失落且低沉。甚至有些害怕與無助。安慶公主說道:“你最近沒有關注南京的情況?”何夕說道:“南京那邊也沒有什麼大事啊。”安慶公主說道:“沒有什麼大事?是的,說起來是沒有什麼大事,但是南京國子監換人了,宋麟去福建當布政使了,新上任的國子監祭酒,改弦易轍,現在明鑑堂之中,把你批得一無是處,也只有解縉在堅持,官報,學報尚在控制之中,否則過幾日,這也控制不住了。特別是,江西一個縣丞上書言九事,被父皇下獄問罪,結果這個小官,在三法司會審的時候,自決於堂上,雖然這聲勢壓下來,但是官場輿論已經有了變化,可以說在此之前,變法之事,官場上是不敢亂說話。也沒有傾向性。但是而今士林風向已經起來了。都清一色反對變法。只是不敢說而已。”何夕聽了這話,雖然吃了一驚,隨即就冷靜下來了。南京國子監的事情,何夕早就知道,甚至在何夕選擇集中力量砸北京國子監的時候,就已經知道了。他在南京國子監的影響力必然衰退,只是何夕沒有想到,會嚴重到這個地步。不過,這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整個南京整體輿情的反應。這一件事情,何夕是有所預料的。畢竟,何夕這麼多年對大明的研究已經相當透徹了。從人文結構,經濟基礎,等各方面上,何夕都明白,大明經濟最繁榮的南方,是最有潛力的地方,同樣也是最頑強的守舊勢力所在。選擇從北方開局,是從資源稟賦,社會結構方面做出的權衡。所以,對於南方的反對派,何夕內心之中是有所準備的。但是他卻不知道,為什麼這麼快?朱元璋在做什麼?何夕並不覺得朱元璋鎮壓不住這樣的局面,那麼問題來了,為什麼?為什麼?朱元璋還沒有動作?任由這種輿情的蔓延,雖然何夕換位思考,如果自己在朱元璋的位置上,估計也覺得很難辦。但是難辦並不是不能辦。那麼問題出在什麼地方?何夕思考片刻,忽然說道:“太子,太子什麼意見?”安慶公主臉色更加難看了,久久不說話,沉默好一陣子,說道:“大哥病得很厲害,我很多次見大哥,這些事情都不忍給大哥說,但是我覺得大哥應該是知道。”何夕說道:“也就是說,這些人有太子庇護。”安慶公主說道:“大哥說,他們是忠臣義士,不忍加刑。”何夕眉目之間,閃過一絲失望,不知道是對太子的,還是對朱元璋的,他嘆息一聲,說道:“忠臣義士,也就說我,何某人不是忠臣義子,而是奸佞小人,亂臣賊子。”安慶公主有些心疼,說道:“你不要說這樣的話,我知道你的辦法才是對的。他們都是頑抗守舊派,你才是大明最正確的方向。他們不懂。”何夕說道:“沒事的,你不用擔心我,小意外而已。你想搬到北京來,我沒有意見。從今之後,你與孩子來陪我,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