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十八章 燕王與太子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山不穩。而太子就不一樣了。太子心慈手軟之餘,還過於謹慎,責備求全。如果未來的風暴,出乎預料之外,太子沒有辦法,到時候太子一定會想辦法妥協求全的。但是燕王會怎麼樣?他會掀桌子,爾等自己選,是要誅十族,還是誅九族?這是一個自選套餐。什麼不想選,燕王會讓他們選的。不殺個人頭滾滾,不會收場的。但是這都不是朱元璋想要的。太子妥協了,何夕想要的變法路徑,是不可能繼續下去的。甚至太子不妥協,都未必能走下去了。朱元璋太明白勳貴們是什麼心思了?其實勳貴們看似強大,其實薄弱之極。因為勳貴們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,他們隨波逐流,甚至,不用等到將來,現在很多勳貴家族對自己的教育都很上心。這種上心是對的。畢竟中國自古以來對子女教育都很上心。只是他們請人教授子弟的,不是武學兵法,而是四書五經,其中以李文忠為最。李景隆打仗不行,但是文壇的名聲不小。李文忠不是特例。也就是說,勳貴與士大夫的合流,比朱元璋預料的快。勳貴們現在站在何夕這邊,其實並不牢靠。畢竟何夕的很多事情,也損傷了勳貴的利益。而燕王,缺乏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能力。別的不說,看他殺方孝孺就能看出來,姚廣孝千叮嚀萬囑咐,殺誰都行,不能殺方孝孺,天下讀書人種子。結果,方孝孺還是死了。方孝孺之死,讓士大夫與大明皇室之間埋下一個很深的刺,這一根刺讓後來的大明皇帝,寧可用太監,也不用士大夫。而士大夫們以反對大明皇室為榮。大明很多問題,其實都能歸納到永樂時代。當然了,朱元璋也知道,很多事情不能都怪朱棣,他朱元璋也留下很多問題。但是,變法這一件事情,偏偏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,朱棣未必有處理這樣事情的能力。朱元璋還是想試探一下朱棣,看看朱棣到底有多少長進,能否託付大任。朱元璋說道:“你來之前,見了何夕?”燕王說道:“兒臣是見過何夕。”朱元璋說道:“都說了什麼?”燕王將與何夕說的事情,全部告訴了朱元璋。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兒,說道:“你準備就藩了,說說你的計劃吧。”燕王說道:“是。臣在長春很長時間,知道以而今遼東人力物力,支撐長春都司,就已經難能可貴了。至於更遠的嫩河流域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臣以為,嫩河流域,正符合大明藩王的就藩標準。而今有蒙古百姓數十萬,兒臣願意就藩,統領百姓,沿著嫩河開荒,放牧,三年之內,令百姓安居樂業。為大明守邊,瓦刺東進,燕國首當其衝,必令他的不可南下漠南,長春。”朱元璋說道:“說起瓦刺,瓦刺使臣已經透過,河套進入山西,大抵一個月之後,就要到南京了。你對瓦刺有什麼想法?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