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十八章 敵在何處?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七十八章敵在何處?越往北方越冷,這個常識,這個時代的人,也是知道的。另外,漠北相當大部分領地,其實此刻已經不在元廷控制之下,而是在瓦刺控制之下了。斡難河畔雖然還是蒙古人的聖地,但此刻的聖地並不能保佑蒙古人的安全,特別是漠北的天險,是對漢人的。對於同樣生活在草原上的瓦刺人來說,根本算不了什麼。這也是燕王之所以要帶三十日干糧的原因。這三十日干糧,不是別的東西,是炒麵。就是志願軍帶的那種炒麵。其實這種炒麵的雛形,已經在明代軍糧之中出現了。當然了,不如後世歷代改良之後的完全體。燕王為了這一次大戰更是下了大功夫,將很多肉乾磨碎了摻進炒麵之中。更是重鹽重油。真要說起來價值也挺高的。真要說起來,畢竟每一個將士都帶了一匹備馬,並不是不能多塞一點東西的。但是燕王覺得沒有必要而已。畢竟,在戰場上每一分負重都是非常重要的。戰馬是備馬,是用來出擊的。而不是馱馬。至於一騎三馬,對大明來說,還是太奢侈了一點。最少長春都司還做不到。只是,戰場上的情況,出乎燕王的預料。一路向北,檢查了數個冬天的宿營地。並不是沒有收穫的,殺了大概千餘韃子,俘獲戰馬牛羊一批。不過都是瘦得成一把骨頭了。於是,燕王乾脆殺了,給將士們加餐。而俘獲的韃子,也一個沒有留。草原上有很多遊動的小部落,很難說這些部落,到底是誰的麾下。而這幾個宿營地之中,遇見部落就是這種小部落的聚合。韃子王廷,對草原的統治並不嚴密,最少這幾個部落,並沒有被控制住。但是同樣的,這些部落也不知道韃子王廷的去向。出兵第十日,依舊沒有發現韃子的蹤跡,甚至連大隊人馬行動的蹤跡也沒有發現。燕王心思有些不穩定了。他有些懷疑,韃子是不是在平安那邊,會不會平安已經遭遇韃子主力。打勝仗還好說,打了敗仗,那就問題大了。燕王到底是初次領兵,此刻有一些六神不屬了。第十一日,氣溫驟降,大雪紛飛。還有大風。將一層層大雪給捲起,天地之間,一片彤白,不辨方向。燕王只能帶著軍隊在地方躲避風雪,不能前行。這一件事情,也給燕王心中帶來一些陰霾。原因很簡單,這個時節在中原已經是春天了,在漠北雖然還是算是冬季,但已經算是尾巴了,這種情況下,天氣一日暖過一日,才是正常情況。而不是這樣的,忽然氣溫下降,更是降雪了。這大雪一連三日。終於在第十五日雪停了。這個時候,糧草已經有些不足了。也幸好,在路途之中俘獲一些牲畜,給將士加餐。因為是冰天雪地,這些宰殺過的牲畜,做成肉條帶在身上,也不礙事,畢竟,這天氣都就是天然的冰箱了。糧草雖然還有,但是士氣有些萎靡了。因為這三日,有幾十號人凍死,一百多號凍傷,這裡說的凍傷,就是那種最少要掉根指頭那種,尋常凍瘡,根本不配說凍傷。決定權,又到了燕王手中了。繼續,還是回軍。繼續的話,風險就大了,因為糧草已經到警戒線了。如果再來一場這樣的風雪,很容易將大軍再困頓數日。到時候軍中無糧,可是要出大問題的。但是燕王撫摸了一下麾下的戰馬,決定繼續前進。最少與平安匯合再說。而實在不行,還能殺馬。他實在不甘心,就此空手而回。好在經過一場大風雪之後,老天爺並沒有再為難他們。到了第十七日,兩軍在斡難河畔會師了。燕王與平安一對情況,發現雙方都沒有發現韃子主力何在?而這個時候,糧草已經所剩不多了,甚至兩軍互相調劑一下,不過十日左右,餓幾天肚子,還是能回到肇州的。此刻,平安也著急上火了,即便冰雪也掩蓋不了,他內心深處的煩躁。出兵到而今,數萬將士跋涉千里,沒有與韃子接戰,接接連凍死凍傷數百人。而且回程的時候,註定有更多人的可能凍死。也就是說,這一戰非戰鬥減員最少千人。再加上其他耗損,更不知道多少。如此情況下,無功而返,即便是平安也覺得愧對天下人。平安說道:“韃子跑什麼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