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十六章 洪武二十三年過去了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七十六章洪武二十三年過去了申國公參與進去北京營造之後,也算起了一個好頭,有申國公做靠山,張友直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,比如在人力上,根本不用申國公怎麼說,張友直拿著申國公府的腰牌,去河北任何一個衙門,都會得到有力的支援。而且這些衙門在給申國公辦私事的時候,要比辦公事要買力氣的多。而張友直也是一個非常懂得人情世故的人。他自然也很會來事,不會虧待了給他辦事的官員。在何夕的評估之中,這種辦法,反而比直接下命令,讓下面官府配合徵召民工來得更有效率,更能保證百姓的利益,卻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事情。畢竟如果是公事的話,下面參與的胥吏,都會悠著點辦,甚至要在裡面沾沾油水。公事這一次辦的太好,下一次怎麼辦?這差不多就行了。而且公家的事情,不在裡面沾沾油水,那簡直是傻子。不要以為朱元璋高壓處置,就會讓下面的人都變得清正廉潔。請不要小看,勞動人民的智慧。很多事情,是很難查的。筆者的奶奶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是掌管大隊食堂的,於是我父親幾個兄弟都長得很好。但說是貪汙,卻也絕對沒有的。朱元璋的對於這下最底層的百姓來說,太過遙遠了一點。很多事情,算不上貪汙,但是足夠讓一件事情付出過多的成本。但是給權貴辦私事就不一樣了,再加上張友直是一個懂事的,自然會給一些好處的。給了好處,辦事還出問題。申國公府的牌子,弄死一個小吏員,乃至一個縣令,簡直有太多的辦法了。甚至不需要給出理由,不給申國公府面子,就是最好的理由。有人說貪汙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,大抵也是出於這個邏輯,這個邏輯放在法治健全的後世,大抵是不成立的。但是放在這個時代,或許是成立的。畢竟是爛與更爛的區別。不管怎麼說,申國公下場之後,其他勳貴們紛紛下場,一時間,北京城工地上,多了幾十支建築社。更讓何夕惱火的,他組建北京三大建築社,簡直要被挖空了。無他,何夕組建的建築社與衛所軍其實是換了一個牌子而已。賺多少,僅僅是在賬目上走個賬而已。不比在私人哪裡有很多花樣可以玩。何夕不得不出面警告了很多人,才讓三大建築社保持下來了。不過,各私人建築社的技術水平提高的非常快。一方面,建築方面雖然有很多新材料新技術,但是整體上,依舊是一個賣苦力的活,技術含量並不高。在提高效率,提供技術含量,提供利潤上,私人這邊有天然的追求。另外一方面,也就是他們背後有各家勳貴,從而得到了大量的技術支援。這年頭,修建城池最熟練的技術人員在什麼地方?在軍中,只要看看,大明這些年修建的城池,就知道大明軍中對修建城池,有多少經驗,而勳貴的人脈都是在軍中,從軍中找出一些人員,簡直不要太簡單。不管其中情況如何,也算是幫了何夕大忙了。在北京城工地上,聚集的人員已經超過了十萬。何夕也做了一些調整。首先是對承包工程的利潤,進行了下調,甚至今後一段時間之內,等人員更多一些,何夕就要搞競拍了,好壓低成本。同時對徵稅這一件事情,發出公告,今年,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就不管了,從明年開始,所有會社公司經營所得都必須交稅。而且讓他們拿銀行流水,主動去規劃司進行申報,每年年尾,朝廷進行核算,如果沒有申報的,那就要罰款,嚴重的要罰沒公司等等處置手段。當然了,這也是何夕臨時補充的法條章程,新版大明律裡面也沒有。以朱元璋定下的商稅,那種關係到百姓生活的商品稅三十稅一,而不是關乎百姓生計的商稅十五稅一。其實朱元璋設計的這個條款,未必能適用在公司經營上,不過,何夕並不在乎。在何夕看來,而今最重要的是培養稅收的習慣,甚至可以說是放水養魚,將來怎麼收,怎麼挑戰,因地制宜,到時候再說。然後再銀行政策上也有一些調整,不是不能給這些建築社貸款了。但是貸款手續金額乃至流程,都有很大的變化。決計不如張友直那樣輕輕鬆鬆就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