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八十二章 瓦刺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八十二章瓦刺且不說天元帝在邱福手中會被怎麼樣的蹂躪。但是不管天元帝是什麼樣的下場,最重要的是眼前的危機。也就是瓦刺人。敵人不知道多少,而今奔襲數日,人困馬乏,剛剛結束一場戰鬥,雖然說是一場擊潰戰,但是即便幾千頭豬,在草原上這種地形,想要抓住,也是很累的。更不要說,敵人還在十幾裡外。十幾裡這個距離說遠不遠,說近也不近,在不同的地形上,也有不同的看法,在草原上,視野毫無遮擋,一覽無餘。騎兵的速度更高,幾乎一會兒功夫就到了。燕王根本來不及做什麼佈置了。逃,或許是一個辦法。只是天元帝估計不能捉活的了。只能帶著人頭了。另外他帶來這些兄弟,能在瓦刺追擊之下回去的人。也不會有多少了。而不逃,真正打上一仗,就是在賭了。賭對手有多少人,賭天元帝求救,瓦刺反應速度並不是太快,此刻過來的人並沒有多少,明軍是有一戰之力。但是燕王也不想戰,他心中卻有另外的心思,那就是瓦刺真願意為天元帝做到什麼程度。燕王對於草原的內情下過苦功夫,自然知道瓦刺與天元帝之間的種種,而今元廷已經覆滅了。瓦刺對於已經覆滅的王廷,會對大明採取什麼樣的方式,是繼續戰爭,還是保持和平。燕王不清楚,但是他決定賭上一把,即便賭輸了,再打一場也不遲,即便韃子人們再多,燕王也有信心殺出重圍。至於其他的,也就顧不得了。燕王立即下令,重整隊伍。明軍列陣,就韃子俘虜壓在陣後,並傳令後隊準備過來。燕王左側是張玉,右側是邱福,都是一等一的戰將,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樣等著瓦刺。這邊瓦刺大軍見明軍有備,反而不敢太過前出,在數里之外緩緩的停了下來。燕王大聲說道:“不知道,對面是瓦刺那一位,孤乃是大明燕王,還請陣前答話。”瓦刺大軍一陣騷動,忽然一個四五十歲,帶著幾分異族血統,瞳孔呈碧色的蒙古貴族帶在三五隨從出列。這個蒙古貴族用純正的漢語說道:“大元太尉郭海,見過燕王殿下,不知道,燕王殿下不請自來,深入漠北做客,是為了什麼?我家陛下何在?”燕王一聽,就知道有門。這位蒙古太尉自然不姓郭,只是他自稱而已。他的名字有很多翻譯,比如浩海達裕等等。如果瓦刺是大元的忠臣,那麼今日局面,他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,這問題是明擺著,明軍來漠北是做什麼的?這根本不需要問。凡是問這種明知故問的問題,本身就是代表的一種態度,不想撕破臉的態度。說實話,郭海此刻也沒有想過要怎麼做,主要是今日的局面變化太快。瓦刺到底在西北,與大明並不直接相接,大明西北方向的兵馬是比較薄弱的,瓦刺除卻跟隨王保保與明軍作戰之外,幾乎沒有與明軍交鋒過,說起來,那也是幾十年前的事情。而今元廷覆滅,瓦刺或許有新的選擇。燕王聽他這樣說,心裡已經有底,說道:“太尉,本王已經請貴主去南京做客,你如果有意的話,也可以跟隨元主一併南下?太尉意下如何?”郭海打了一個哈哈,說道:“這到不必了。”燕王說道:“那就告辭,不必遠送了。”說完之後,恍如無人,就轉身離開了,而張玉與邱福在燕王身後,亦步亦趨跟隨在後面。唯恐瓦刺追過來。郭海看著燕王,他身邊一個十幾歲的蒙古貴族,在相貌上與郭海有幾分相似。說道:“阿達,為什麼不拿下燕王,我看了,燕王身後可戰之兵,不過千餘,以我們現在的實力,可以一鼓而下。”這個人就是馬哈木,也就是郭海的兒子,繼承人。歷史上,永樂北伐的對手之一。不過此刻,他還很是稚嫩。郭海說道:“今日殺了燕王,奪回陛下,對我們有什麼好處?”馬哈木說道:“怎麼沒有好處?陛下經歷這一件事情後,就是我們手中的玩意,想怎麼擺弄,就怎麼擺弄。還能揚威於天下。讓天下人知道,誰才是漠北之王。”郭海微微搖頭,馬哈木成長的環境,其實就是黃金家族不斷衰弱的環境,打他記事開始,黃金家族就已經是樣子貨了。郭海還能記得,元順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