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章 兄弟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。因為每一代參與奪嫡的人,幾乎都是同輩之中最聰明最有能力,且與皇室最親近的人。畢竟,不是聰明又能力,又能信任的人。如何能參與進入如此大計。固然,如果輔佐登基成功,收穫是巨大的,但是每一次奪嫡,必然有失敗者。而且失敗的人很多。如此一來,很多人就牽扯其間,不能為朝廷效力。一次兩次沒有什麼?但是大唐帝位傳承正常的太少。每一次都有,那裡有這麼多人才夠霍霍了。朱元璋之所以選嫡長制,這是因為這個原因。而今這些事情,更讓他下定了決心。太子能不換就不換。隨即又擔心起太子的身體了。歷史上太子是洪武二十五年去世的。而今距離洪武二十五年越來越近,而太子的身體也一直不見大好。這讓朱元璋也開始擔心起來了。不過,他隨即寬慰自己,暗道:“而今的太醫院已經今非昔比了。不會出現歷史上的情況。”他沒有忘記正事,他叫來徐正,說道:“你親自去傳旨,讓皇長孫先去看望太子,然後過來見朕。”徐正說道:“是。”皇長孫,這個詞彙很玄妙。似乎在確定朱雄英的地位,但似乎也沒有確定,畢竟朱雄英本身就是皇長孫。而皇長孫畢竟不是皇太孫。不過,朱元璋不著急,他會一點點的讓外界知道自己的想法的。只是朱元璋也沒有想到。朱允炆在丁顯的提醒之下,已經決定有了決斷。他這些小動作,並不會騎到什麼作用,還會將朱允炆逼得與反對變法一方越來越緊。他們真下手的時候,是在他死後。朱元璋能管得了生前的任何事情,但是身後事,卻是另說了。------不過,朱元璋的辦法很是很有效果的,而且徐正也很會辦事。徐正並沒有早傳口諭,也沒有晚傳,就在朱雄英兄弟兩人在宮門前的時候宣佈。宮門是出入宮廷的要地,大部分時候都有官員經過。所以,徐正這一嗓子,自然讓很多官員聽得清清楚楚的。不出數日,就會有大聰明人去揣摩朱元璋的想法。為什麼是皇長孫,為什麼一個字也沒有提皇次孫等等。皇帝就是這樣,怕有人太揣摩聖意,又怕有人不揣摩聖意。朱雄英並沒有多想,他本來就想去看太子。畢竟是親生父親。只是按理來到皇宮第一個要見的人是皇帝才對。皇帝才是一家之主。他本來要先去乾清宮請安之後,才能去看太子。有了朱元璋這一道口諭,朱雄英就方便多了。朱雄英領旨謝恩之後,立即向東宮而去,而朱允炆的眼神之中有一絲複雜,但也僅僅是一閃而過,隨即就陪同朱雄英去了。一路上朱允炆一直落後朱雄英半個身位,做什麼事情都以這位兄長為尊。恭敬的不敢越雷池半步。看上去,真是一個懂規矩,非常好的弟弟。而且這兩個兄弟之間,真實兄友弟恭。形影不離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