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一章 北京營造司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了很多年了。雖然在何夕看來,這水泥還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,但是足夠用了。而北京城城牆,何夕還是要用夯土包磚工藝。原因無他,純粹的磚牆,其實沒有夯土包磚結實。在承受炮擊的時候,磚牆是比較脆的。容易一層層的擊垮。而夯土牆能吸收動能,外面磚牆作為緩衝,能保證夯土牆的整體性。當然了,這是遠遠比不上,鋼筋混凝土,至於為什麼不將整個北京城牆用鋼鐵混凝土,原因有這樣幾個。第一,壽命。後世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也是有壽命,有人說二百年,或許更多。但是北京城牆卻要更長時間的。更不要說,而今的水泥,還有太多值得改進的地方。何夕都不知道這水泥的壽命有多長。如果僅僅幾十年,那玩笑就大了。第二,費用。這才是最重要的。雖然說,鋼鐵已經可以大規模生產了。雖然說生產鋼筋,也是可以的。雖然說,鋼筋的價格也不算貴。但是,貴與不貴是相對的。而不是絕對的。在何夕來之前,大明普及鋼鐵農具的地方,還是少數的。大部分百姓的農具都是木頭的。而這些年,幾乎再窮的百姓,也會換上一副上好鐵農具。畢竟,天天勞作,自然知道什麼好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這是便宜了。但是,營造北京城牆,需要多少噸的鋼筋,多少噸的水泥。這決計不是遼東,與剛剛修建的北京附近的工業體系可以支撐的。而折算成錢,又是一個讓大明朝廷破產的天文數字。有這麼多問題。何夕自然要放一放了。整個北京城之中,並非沒有鋼筋混凝土結構。甚至有很多。但是整體上來說,還是點綴,不是主體。不過按照北京城的工程量,即便不是主體,也有相當分量了。除此這兩種新材料的使用,還有很多新工具的使用,大量的滑輪,以及各種無動力升降裝置。等等。已經何夕將後世工地上一些方便實用的小工具引進過來。定然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而何夕給工程核對價格的時候,是以朝廷之前的官方利潤為主的。即便不提百姓服勞役,勞動積極性的問題,單單從技術提升上,就有很大的利潤空間。從而節省很多人力物力。何夕之所以如此費心,也是有兩個原因的。一個是公。因為何夕可以預見,將來整個大明需要有很多大工程,不管是修建城池,修建鐵路,還是修建水利工程等等,如果不用服徭役這種方式,必然有替代的方式。那就是專門的工程建設團隊。所以,這樣的營造社,將來一定會用的。而且大規模人員聚集,而且是壯勞力,這樣的組織如果不掌握在朝廷手中,很多人都會睡不著覺的。畢竟這些人搖身一變,就能成為軍隊。更不要說工地上也不缺少鋼材,連武器都是現成的。所以,這樣的機構一定要在國家手中,而不是別人手中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