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四十五章 兩位皇孫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四十五章兩位皇孫同樣一件事情,在不同人哪裡會有不同的解讀。最少,朱元璋並沒有讓太子去死的想法。他這一句,不過是在告誡太子。這天下有些事情,不是非你不可的。如果,太子還這樣,纏綿病榻。不能振作。朱元璋不介意,傳孫不傳子。只是,即便傳孫不傳子,與殺了太子,這還是兩回事。其實,在朱元璋心中,太子從來是第一選擇的。這只是一次敲打而已。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,太子會有這樣的聯想。不過,這一件事情,不僅僅讓太子心中震動。也讓另外一個人內心之中十分惶恐。那就是朱允炆。朱允炆暗中召見丁顯。丁顯與朱允炆之間聯絡,也是有原因的。丁顯很清楚一件事情,那就是朱元璋在一日,他就不可能翻身,沉落下僚之中,而今看似天下人都知道的名士。但是他很清楚。在大明,名聲什麼的都是虛的,唯一權力才是真的。丁顯本來想透過方孝孺攀上太子的高枝,但太子本人,也瞧不上他。無他,太子覺得,這個人無德,他在何夕門下學習,是有師徒之名,卻竊取老師的成果為己有,這種事情做的太沒品了。太子本身就是一個道德感很高的人。否則也不會,因為秦王之死,各種輿論,遲遲的走不出來。這樣的人怎麼會看上丁顯啊。如此一來,丁顯也沒有選擇了。只能想辦法與皇孫之中選一個了。能選的唯有朱允文。而同樣的問題,朱允文是次子。在大明繼位序列之中,非常靠後。如方孝孺等人,對朱允炆固然不錯,但也沒有要上船的意思。而丁顯卻沒有這樣的顧慮。如此一來二往的,丁顯就成為朱允炆身邊的謀士。面對這樣的局面。朱允炆自然要與丁顯商議。丁顯聽了這個訊息,心中猛地一緊。暗道“看來沒有希望了。”明眼人都能看出來,雖然說,朱元璋並沒有冊封朱雄英為太孫。但是讓朱雄英在御前打雜,已經代表了很多意思了。而大明的事情,只要朱元璋確定了,很少有人能翻過來的。這一瞬間,丁顯也有退卻的想法,只是他看著朱允炆失魂落魄的樣子,一瞬間好像看見了自己。原因很簡單,朱允炆沒有退路了。而丁顯何嘗有退路了。朱允炆好歹是皇室血脈,只要低頭服軟,很大可能不會斬盡殺絕。但是丁顯太知道,他做的什麼事情了。他是反對變法的標杆,是因為這個態度將他推上了天下名士的位置上,但是同樣這個態度,讓他處在變法派必須攻擊的位置上,而今不動他,是沒有必要。將來有必要的時候,他的下場,甚至要比宋訥,劉三吾更加悽慘,畢竟宋訥與劉三吾好歹是大儒,門生故吏有很多。道德上也沒有什麼問題,更沒有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。而他丁顯,卻不一樣了。丁顯可是知道,他屁股下面的屎到底有多少。最好的辦法,就是跟著朱允炆,等待渺茫的翻牌機會,這個機會雖然是渺茫,但並非沒有。畢竟,丁顯可是知道,暗地裡有很多人對所謂的新法都非常不滿意的。如果放棄這個機會,那麼他再也沒有利用價值,不管是對朝廷,還是對很多不敢冒頭的反對者來說。丁顯說道:“殿下,自古成大事者,必有堅韌不拔之志,而今局面不好,但是殿下並非沒有機會。”朱允炆就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,說道:“什麼機會?”丁顯說道:“太子殿下,不管陛下如何愛皇長孫,真正將帝位傳下去的,是太子殿下,而不是陛下。皇帝陛下與太子殿下之間,其實有些問題的。殿下也是有所發覺的。”朱允炆沉吟片刻,覺得在丁顯面前,也用不著隱瞞,“正是,我雖然不知道皇爺爺與父王之間,到底出了什麼事情。但是父王病了這一段時間,皇爺爺來的很少。我問父王,皇爺爺的時候,父王的神色也有些不好。”丁顯已經從朝廷之中一些細小的蛛絲馬跡,發現了這些,此刻得到了朱允炆的印證。更是有一絲興奮,說道:“殿下,這是殿下唯一的機會。”“陛下春秋高,將來繼承皇位一定是殿下。而今陛下選了皇長孫,殿下只能爭取太子殿下了。”朱允炆沉思了一會兒,有一絲絲高興,隨即說道: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