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二章 斯人已逝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百四十二章斯人已逝馬皇后的葬禮,轟轟烈烈,但對朱元璋來說,只覺得吵鬧。如果可以,他想將整個世界最浩大的禮儀來紀念自己的亡妻,只是又有什麼用處。她終究是看不見了。朱元璋目送馬皇后的靈柩送入墓道之中,隨即封龍石落下,下一次開啟的時候,大概就是他天命已終的時候了。只是朱元璋非但不覺得有什麼畏懼,甚至有一種期待。如果自己在乎的人都在另外一個世界,那麼嚮往的世界,絕對不是這個世界。朱元璋緩緩起身,拖著沉重的步伐從墓道之中走了出來,身後開始堆封土了。只是朱元璋一出來,就聽見一陣哀聲,無數人似乎都要顯示出自己的無限哀思,所有人都儘可能表現出自己的悲傷。朱元璋只覺得無趣,似乎整個世界都與自己無關。朱元璋徑直起來,這些哭喪的人群,與整個世界格格不入。只是朱元璋可以無視別人,但是別人不可能無視他,見朱元璋行來,所有人都跪在兩側,只是朱元璋完全無視了他們。這樣的情況,自然被有心人看在眼裡,自然是各有心思。安慶公主憂心忡忡,她對何夕說道:“這幾日,我還要去宮中,我放心不下父皇。”何夕也看出來朱元璋的不對勁了。他說道:“這幾月,我也留宿宮中吧。”安慶公主聽何夕這麼說,先是一愣,隨即目光驚恐地看著何夕,一時間說不出來話。何夕嘆息一聲,沒有回答卻已經是最好的回答。兩人多年夫妻。一點默契還是有的。此刻都瞭解了對方的擔心。安慶公主擔心的是朱元璋的身體,何夕擔心的是大明天下。皇后與太子的相繼離世是對皇帝權威的重大打擊,很多人不理解,人死不死與朱元璋的政治權威有什麼關係?首先,古代人講究天命。一年之內,二次國喪,自然會有人想到,是不是朱家已經沒有天命,否則怎麼會這樣?其次,近日的事情,天下有心人不得不考慮一件事情。就是朱元璋還能活多久?這個問題原本是隱藏在人心深處的暗流,而今卻變成昭示天下所有人都在思考的問題。人的權威是怎麼來的?只是一股相信的力量。當所有人相信一件事一定能成功的時候,那麼這一件事多半能成。大家都認為一件事情不能成的話,這件事多半是做不成的。大家都不曾懷疑朱元璋的權威的時候,朱元璋的權威自然能通行天下,而當每一個人都揣測,朱元璋什麼時候死?為自己留餘地的時候,朱元璋的話,到下面也很有可能打折扣。其實,即便是放眼整個中國古代,如朱元璋這種一言九鼎,壓著天下人不敢多說一句話的君主,本來就是少數的。大部分皇帝與大臣相互制衡,才是常態。而從現在開始,何夕明顯地感覺,歷史將走向常態。這一刻,朱元璋真的老了。而朱元璋這種狀態給何夕帶來很多的擔心,一來,政治中樞的變化,影響變法的推進,這就不用多說了。二來,何夕很擔心,朱元璋的身體未必能夠支撐到歷史上的洪武三十一年了。甚至可以說,洪武到底有沒有三十一年還是問題?畢竟,何夕早就知道,所謂的歷史而今也不過是一個參照而已。今日朱元璋承受的打擊,並不比歷史上的少。而面對的局面,要解決的問題,卻比歷史上要嚴重得多。歷史上的朱元璋,僅僅擔心繼承人的權威。而今的朱元璋可不是這樣,他面對太多棘手問題,更不要說,歷史上有很多偶然,與想不到,何夕最擔心的事情,其實並沒有告訴安慶公主。何夕擔心,朱元璋一個不好,一口氣沒有上來,而今這種儲君未定的局面下,說不定大明立即有一場內戰。這種情況下,何夕不要說變法了。能不能活著走出了南京城都是問題。所以,何夕決定留宿宮中。以防生變的時候,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。只是,何夕心中也很擔心,他即便第一時間做出反應,又怎麼樣?如果在北京,何夕在北京附近,還佈置幾支完全聽令於他的軍隊,與準軍事組織,一旦有事。也能調過來。但是南京這裡就不一樣了。何夕覺得,自己唯一能夠調動的大概是少府的人手了,但是少府的人手能作戰嗎?須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