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薨逝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一百三十三章太子薨逝進入冬天之後,太子的情況越發不好,昏迷的時間多,清醒的時間少。忽然有一日,太子猛地清醒過來。精神頭很好。問身邊的人說道:“而今什麼時候了?”身邊的人說道:“正月十五了。”太子一愣,說道:“正月十五?已經過年了。”身邊的人說道:“正是。今日是洪武二十五年。”太子喃喃地說道:“洪武二十五年。”太子忽然想起了,歷史上他就是死在洪武二十五年。他抬頭看著頭頂的明黃色的床幔。口中說道:“天意,天意。”有一種冥冥中的東西,從太子的眸子之中消失了。從此,太子再也沒有清醒過來,直到薨逝。人總想將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兒子,朱元璋手中沾滿鮮血,做過太多有違本心的事情。捫心自問,朱元璋自己也談不上是好人。正因為如此,朱元璋本心之中,想將兒子培養成為好人。所以,太子的老師乃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大儒,也是道德君子,人品是挑不出錯的。太子在他們的培養之下,首先是一個好人。然後是一個仁君。如果說,沒有何夕。朱標能夠有足夠的壽命來接朱元璋的班,以一代創業,二代守業規劃,朱標不失漢文帝。而歷史上明成祖那一番折騰,反而不是守業之君該做的事情。但是何夕的到來,讓情況複雜化了。本來,朱標要面對的問題,不過是大明江山穩固繼承,也就是大一統帝國的二代難題。但是何夕帶來的很多從來沒有看見的新問題。新局面。本來,大明內部就很撕裂的。在大明之前,北方淪落於蠻夷數百年。甚至很多北方人的文化認同都出了問題。他們不覺得身為漢人效忠蠻夷有什麼錯的。這種文化上的撕裂,又增加了經濟上的分裂。內部思想的矛盾。這樣的複雜局面,已經到了不用雷霆手段,已經不能處理的地步。而今被朱元璋強大的威望鎮壓著。而朱元璋鎮壓的時間越長,在朱元璋死後爆發的也就越厲害。這樣的局面,不是太子可以處理的。太子作為一個好人,卻未必能成為一個好皇帝。因為好皇帝本身與一個道德君子是矛盾的。歷史上太子到底是因為什麼急症而死的並不清楚。但現在的太子,是內外交加,自己逼死了自己。------“什麼太子薨逝?陛下召見諸王國公入京。”何夕大吃一驚。對這一件事情,如果說何夕完全沒有心理準備,那是假的。畢竟,太子身體不好,已經兩三年了。安慶公主也私下告訴何夕了。但是何夕依然震撼非常。因為,太子之死,何夕對未來的判斷完全不一樣了。甚至何夕甚至一度,對未來失去了判斷。大明走向何方?未來的大明繼承人是誰?變法如何進行下去?朱元璋會如何選擇?朱元璋的心意是否有所改變?無數事情,在何夕腦海之中轉動。何夕深吸一口氣,開始分析情況。太子一去,朱元璋可能的選擇,是傳孫,與傳子。傳孫,則朱英雄,傳子,則朱棣。在何夕想來,應該別的選擇了。如果傳位朱英雄的話,對何夕來說,是一個極大的利好。而如果傳位於朱棣的話,對何夕來說,未必是一件好事。何夕與朱英雄與師徒之情,關係相當不錯了。而朱棣的話,就麻煩了。朱棣在政治上的傾向,何夕沒有觀察出來多少,但是有一點,何夕必須明白。燕王朱棣其實已經有自己的班底,自己的文武群臣,內外臣僚,燕王的班子,麻雀雖小五臟俱全。文官稍弱,武將方面,也是相當不錯的。雖然說,拿靖難勳貴與開國勳貴相比,自然是大大不如了。但問題是,燕王朱棣作為一個藩王,麾下能有這麼多將才,已經是難能可貴了。如果朱棣登基的話,何夕能不能在大明決策層之中站穩腳跟?何夕並沒有多少把握。雖然說,何夕與燕王之間,有很多合作,彼此之間,關係也不錯。但是合作關係,與君臣關係是不一樣的。朱棣可沒有朱雄英那麼容易改變思想。甚至可以說,朱棣的思想三觀早就定型了。何夕也很難改變。未來與朱棣相處,何夕真正能成為朱棣的親信嗎?何夕不知道。所以,何夕內心之中已經確定,他此去京師,要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