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十三章 徵稅成本論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。至於,蒲州社賺了太多錢,這一件事情,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,一個商社賺得錢,比一個縣的賦稅更多,在後世,是稀疏平常的事情,但是在大明,特別是這個時代的大明,卻是一見石破天驚的事情。古人講究財不露白,倒不是說天下間就沒有富人了。只是,張友直與這些人不一樣,他的錢在官府的眼中,他接了多少工程,銀行裡有多少錢,那是一目瞭然的事情。再加上張友直髮展的太快了。不得不讓人思索。何夕說道:“不錯,這一件事情,我其實也在想,對各地商社徵稅,比如蒲州社,需要徵經營稅。至於多少,我還沒有想好。但是想來這也是一件好事。”申國公說道:“好事,好在哪裡?”何夕說道:“徵稅啊。以今年蒲州社的利潤,即便以朝廷十五稅一稅額,千兩上下也是有的。但是這其中用了幾個人?徵稅成本太低了。”申國公說道:“徵稅成本?”何夕說道:“一石糧食,從百姓田間地頭到鄉里縣裡,從下面到朝廷府庫之中,需要花多少錢?我算不清楚,但是申國公心裡也應該有數的。每一石糧食都是帶血的。但是蒲州社的稅,一千兩,從下面到上面,恐怕只需要一個吏員去督促一下就行了。”“這其中便利,就是對朝廷的好處。”“徵田賦,徭役,其實每徵一分,其中七八成都是消耗掉的。剩下的一點,才能到朝廷手中,而朝廷覺得錢糧不足,但下面百姓,已經肝腦塗地,天下不穩。而今如此這樣徵稅,徵稅成本少之又少,幾乎有多少賦稅,就能到朝廷手中。承擔的又是商人。商人能出什麼大事。這才是天下長治久安之道。”申國公本來是想賺錢的,但是聽了何夕這一番宏論,肅然起敬。一時間,甚至忘記了自己來的目的。不管申國公與皇帝之間,各種問題。但是他是大明的開國勳貴,對大明是有特殊感情的。決計沒有想過不對大明好的。畢竟,世襲罔顧的爵位,本身就代表著大明帝國的股份。雖然這個股份很小。但是勳貴與朝廷,休慼與共的關係,卻是不變的。而徵田賦是什麼樣子的,申國公也是很明白,他只是不如父親,但並不是那種不辨五穀的紈絝,他很清楚下面百姓,給朝廷的,不僅僅是又形的財物,還有更多無形的付出。這些付出,朝廷拿不到手,並不代表不存在。僅僅是徵稅成本這一個概念,就讓申國公一下子成為了何夕的支持者。特別是現實之中有支撐,那就是海關賦稅,而今海關賦稅固定在五百多萬兩,這可是一筆鉅款。但也沒有看天下有什麼變動,但如果想給天下百姓增加一筆五百萬兩的田賦,那就是天下震動的局面。要知道,崇禎的三餉加起來,也沒有超過一千萬兩白銀。但是下場大家也都知道了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