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二十二章 日本來人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燕王脫口而出的同時,就已經後悔了。

心中暗道:“說露嘴了。”

從內心深處,燕王就不是一個太安分的人。他去漠北自然不是想簡簡單單當一個漠北王而已。只是這個想法,燕王誰也沒有告訴。畢竟,燕王很清楚,對大明王朝來說,一個能壓制蒙古人的藩王。還是一個橫跨漠北,西域,乃至中亞的大帝國,那個更符合大明王朝的需要,這一點根本不用腦子想就明白的。

不管燕王是不是皇室子孫,當兩個大帝國靠近的時候,彼此都會感受到對方的威脅。

所以,燕王其實很擔心他這樣做的事情,會受到來自中樞的掣肘。

這也是燕王討好太子的原因。他喜歡將來自己太子哥哥放自己一馬。

不過,燕王這一番話,是真心話,而且是真心的不能再真心的話。因為,燕王很清楚,他想要做到如此宏大的目標。他需要的不是能征善戰的猛將。燕王內心之中其實很自負的。覺得天下英雄,他能有一席之地。

他需要的是一個蕭何。

這也是為什麼,燕王對練子寧這麼看重的原因。但是他更覺得,練子寧的老師,要比練子寧本人要厲害的多。如果何夕能輔佐他。那就再好不過了。

何夕假裝沒有聽見懂燕王說什麼,咳嗽一聲,說道:“殿下,這事情,你跟我說沒有用。”

何夕對燕王有這樣的想法,一開始就有所揣測。此刻也並不覺得奇怪,永樂大帝真安安分分做一個藩王,才是咄咄怪事。甚至對這一件事情,何夕是樂見其成的。

因為,何夕此刻算是明白了,什麼叫做資本擴充套件的天性。為了維持稚嫩的工業體系,何夕需要市場。而大明內部市場是最大的。只是,不摧毀大明內部穩定的小農經濟,是不可能擴大市場的。

因為最龐大基數的百姓,根本不會購買多少商品。

但是如果摧毀小農經濟,所引發的動盪,卻是何夕不想面對的。那只有對外擴充套件市場了。而南洋的市場固然是一方面。但是西域的市場也是一方面。在何夕看來,大明在南洋的市場,已經到了一個階段了。

想要擴充,其實很難的。

南洋四鎮,看似很厲害,其實根基不穩。就好像是唐朝初期的西域四鎮一樣,弄幾次反覆丟失又佔據,何夕一點也不覺得稀罕。這個時候,當以穩定為主。

印度洋方面只能讓私人去探索,軍隊還是止步為好。

不得不承認,中國人的國民性與西方人還是有一些區別的。似乎,中國人在大一統王朝時間太長了。對政權政府看得比較神聖,不會輕易碰觸。所以,即便私人商船隊,其實有一些實力,即便這些船隊背後有人達官顯貴支援,他們也僅僅做生意而已,不會去侵佔外國土地,建立統治機構。這樣的事情。

甚至越是有背景的船隊越不會這樣做。

很簡單,在這些達官顯貴們眼中,海貿不過是求財的一種方法。而田產,乃是能夠傳之子孫的根基。朝廷地位才是一切的源頭。他不可能為了一點錢,搞出犯忌諱的事情,如果他們在海外搞出一些領地。被上面知道。

引起了皇帝的懷疑,那才是得不償失的。

所以,在沒有軍隊在背後撐腰的話,在天竺乃是很多地方,生意是做不大的。

這也是這個時代,整個世界的營商環境,即便是後世一些地方,背後沒有國家支撐,很多生意都做不下去的。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。

所以其他方面的擴張,甚至任何方面的擴張,何夕都是支援的。

何夕甚至覺得,自己成為一個帝國主義了。

大明帝國主義。

燕王與何夕都沒有在這個話題深聊,恐怕彼此都尷尬。船隻緩緩的進港。燕王似乎是想岔開話題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