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一章 燕王的想法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,豈能受如此羞辱。”

何夕說道:“你這個僅僅能證明你的身份。本來我不應該問。不過,既然話說到這裡了。你的國書何在?”

蒙古使臣臉色一動,大聲說道:“國書自然在,但是卻不是交給你們的。”

何夕說道:“不需要你交給我們。但是我們為了防止你這個使臣是假冒的。請你拿出國書一觀,看完之後,原璧奉還。”

這個使臣一下子愣住了。

不知道該如何應對。

而今情況之窘迫,其實不在於他。而在於蒙古的天元帝內心之中的矛盾。

天元帝內心深處,是萬萬不想與大明議和的。且不說,他去皇帝,稱蒙古國主,或者蒙古大汗的羞辱。再不說,他與大明之間的血海深仇,單單說他內心深處,其實還是有僥倖心理的。

因為他知道,一個稱臣,一個去國號。未必能讓明人罷手,但是這已經是他能夠接受最大的讓步了。

所以,他兩手準備。卻更希望脫因帖木兒能打贏。

對於談判這一件事情,私下進行。不敢挑明,同樣也不願意讓步太多。為了顏面連國書都沒有。

當然了,這也是蒙古典章簡陋。蠻子海牙有意奉承的結果。

何夕說道:“既然使臣沒有國書,那就請回吧。請拿了國書在國來不遲。”何夕一聲招呼,立即有人送客。

這使臣還想說什麼。見狀只能嘆息一聲,轉身走了。

燕王有些疑惑的說道:“你覺得這個人不是蒙古使臣?”

何夕說道:“不。我覺得這個人一定是蒙古使臣。不過,他到底是來談判的,還是來拖延時間,麻痺軍心的。我就不知道了。”

燕王心中一動,忽然起身,說道:“何弟,你立即回遼東,後方之事,就交給你了。”

何夕一愣,忽然說道:“你覺得,脫因帖木兒已經到了。”

燕王說道:“不錯。脫因帖木兒乃是王保保之弟,乃是重臣老將。我在北平的時候,與宋國公探討過脫因帖木兒的用兵之道。宋國公說,脫因帖木兒用兵老辣。老而彌堅。心如鐵石。為人果決之極,一旦見事不可為。就能果決撤退。即便放棄多少人馬也在所不惜。在戰場之上,想勝過他不難,想要抓到他。卻很難。你很難找到他的破綻所在。對付他最好的辦法。就是猛打猛攻。讓他顧此失彼,露出破綻來。”

“這裡已經是戰場了。你在這裡已經沒有任何用處。還是回後方去吧。”

何夕聽馮勝對脫因帖木兒讚揚。心中微微一動,暗道:“這馮勝,真是的。誰不知道他是脫因帖木兒剋星,雙方也算是老冤家了。一輩子打過好幾次。每一次都他馮勝勝利。他如此夸脫因帖木兒,豈不是在誇自己。還有什麼果決撤退。這算是優良品質,不過是跑得快。”

其實何夕並不知道,這還真是優良品質。

不說打仗,就說炒股,大部分人都是善財難捨。脫因帖木兒如果是望風而逃。不被抓住,那是自然的。但是脫因帖木兒是那種人嗎?如果是。他而今就不可能成為蒙古唯一的大將之才。

他每一次與明軍作戰,都盡力的。

與馮勝在潼關附近幾戰,即便是馮勝也感受到了脫因帖木兒的難纏。

不過古代,就是現代。雙方交上火了。再想撤退都千難萬難。更不要說,冷兵器作戰,更多是兵敗如山倒。僅僅是從會撤退。在很多次戰敗之餘,還能儲存部眾。就看出脫因帖木兒的不俗。

何夕對打仗並不感興趣,更是知道,他在這裡也發揮不出自己的作用,反而成為累贅。他說道:“好。我這就走。用不用我臨時調幾個衛所來支援?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