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章 塞外來使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古人從來是,擔心蒙古人逃走,從不怕蒙古人起兵作戰。
怎麼能看得上何夕這種保守的辦法。
果然,燕王笑道:“何弟你的辦法不錯。只是,天朝威震四海。靠的是手中長槍,跨下戰馬。強弓硬弩,而不是坐守。韃子不來則矣,來則必戰。我正愁沒有軍功。何弟有一件事情拜託你了。還請你幫幫忙。將我的燕王三衛快些運過來。”
何夕說道:“這個沒有問題。”隨即何夕寫了一封手令。遞給身邊的人。燕王也寫了一封手令,同樣派人送回。
燕王暗道:“只等燕王三衛到了。再加上長春衛,四位人馬,就是開戰之時。”
其他軍隊的調動,是有些慢的。
遼東的軍隊,要作為日本戰役的後備隊。故而這一次出征,沒有從遼東抽調的意思,而是從北平都司抽調。這自然比不上燕王三衛人馬,容易調動。所以還有好幾個衛所,此刻恐怕還沒有完成集結。
想要加速,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。
不過,燕王匆匆看過了長春衛,作為馮勝的心頭肉。長春衛的實力,不再瀋陽三衛之下。而燕王三衛是燕王的親兵精銳。更是兵精糧足。將星雲集。後世的靖難功臣,有相當一部分都在這三個衛之中。
四個衛所兩萬餘人,在燕王看來,足夠他與風燭殘年的蒙古人掰掰手腕了。
“報。”忽然下面有人彙報道:“外面有人求見,說是韃子使臣。”
燕王與何夕對視一眼。都看出彼此眼睛之中的詫異。他們都沒有想到,這個時候,會出現這個插曲。
即便蒙古人退到草原上了。明朝也不是與元朝一點接觸都沒有。朱元璋讓秦王娶王保保的妹妹,也就是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原型,用意何在,自然不用多說了。
甚至朱元璋每年都有派使臣去草原上招徠蒙古人。
但是元廷剛剛開始的時候,還派使臣。但是後來,就拒絕與大明溝通了。
大抵覺得雙方也滅有什麼話可說了。
說起來也對。朱元璋或許沒有想要元廷上下的性命。但是元廷去帝號。臣服大明,那是必然的。但是元廷上下,不管是遵從原來的傳統。還是別的。反正支援投降的人不少。
雙方價碼談不攏。那真是相見不如不見。
這幾年,元明之間大大出手,使臣往來更少了。而今開戰在即。元廷忽然派來使臣。或許是一個好訊息。
這個好訊息,是針對元明關係來說的。畢竟,很多士大夫支援打殘元,並不是他們多愛打仗。而是為了豎立大明正統王朝。這一戰是必須要打的。而元朝投降,願意去帝號。那時候正朔在明。
如果元朝願意在這上面讓步的話。
談判未必沒有成功的可能。
但是對於燕王來說吧,這並不是一個好訊息。
燕王正野心勃勃的想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大帝國。怎麼可能放棄。雖然燕王也知道,他所想的僅僅是一種可能。畢竟,朱元璋未必會答應元朝。但是一想到這種可能,這種意外,燕王內心之中,有浮現出一股殺意,想要這位使臣神不知鬼不覺的給做掉。
何夕說道:“不管怎麼說。總是要見見的。”
燕王聽何夕如此說。也知道這是正理。雖然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,在很多時候不過是一句空談。但是人臣無外交之權。關於外交上的事情,即便是燕王也沒有決定權。
他們能做的事情,其實是很有限的。
殺使,卻使,等操作,都不在兩人權責範圍之內。
即便是為彰顯大明大國風度,也不可能有使臣上門。卻之不顧的。那樣做實在是太失禮了。
燕王說道:“好。傳他上來吧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