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十三章 經濟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二十三章招商

在這個體系之中,能用外部資金,他的負擔就少一些。

只是平白無故的,如果拉人過來投資。

首先投資都是一個新鮮事物。這畢竟關係到最少幾千兩的事情,對於誰來說,這都不是一個小數字。空口白牙的,很難讓人信服。自然要讓自己人做一個榜樣。

何夕說道:“玄洋社的事情,你知道嗎?”

楊震說道:“知道。大人的意思是-----”

何夕說道:“這個造船廠,就兩家合辦吧。”

何夕拿了某人那麼多錢,總是要為藍玉著想一二的。這個造船廠,輻射渤海與遼河。別的不說,遼河,松花江流域,對它有影響的,估計不是別的。而是遼松運河的寬度。

不過這不重要。

遼松運河北邊之所以沒有建設,是因為有韃子的威脅。已經各種條件不夠。等情況轉變了,難道不能搶先佔地方。

更不要說,他當初也答應藍玉了。

楊震說道:“大人所言極是。不過,以學生之見。靖海商號,是靖海商號,何家是何家,此事,最好不要牽連太多。我家拿下這船廠併入玄洋社便是了。”

何夕一愣,說道:“這不大好吧。官員不能在自己任職所在地置產。”

這一條在大明律法之中真有。

只是做到的人並不多。各人有各人的辦法。畢竟私下交易,有太多的辦法可以用了。比如讓身邊的人代持啊。什麼僕人,小妾的。總之,有的是辦法。大明前期還有一點用,到了中後期,更是一紙空文了。

楊震說道:“船廠是玄洋社的。與我家何干。而且大人的心思,我也能揣測幾分。有些好處,你不給自己人。別人怎麼敢信你。”

何夕聽了,只能苦笑。

說何夕不在乎錢,但天下人估計沒有幾個人相信何夕真不在乎錢。畢竟,錢這東西,誰都愛。以己度人,覺得何夕一定愛財。卻不知道,人在不同地位,眼中就有不同風景。

何夕不在乎錢,並不是說他清高什麼的。他在後世的時候,也不止一次買彩票,期望有千萬大獎。這也是人之常情。而今只是錢這東西,對何夕來說,徹底沒有用了。

這才不在乎而已。

不過,他也要順應人情。順應人心。何夕說道:“好。你說得對。這一件事情就這麼辦了。對了。你明日帶著他們去參觀一些紡織廠。後天,我親自出面。談正事。”

楊震聽何夕這樣說,立即說道:“大人,這不好吧。我觀大人所謂的先秦的生產模式。本來就不能保密。最多能保證數年的優勢。但是好歹我們先獨佔數年,何必讓洩露給別人。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飯碗嗎?”

何夕說道:“楊震,你這些年一直在商號。賺了不少錢,現在身家過萬兩嗎?”

楊震說道:“沒有,只有五千兩,多餘的在老家置地了。”

何夕說道:“家財萬貫,固然不錯。但是你要記住你是一個讀書人。不能將所有心思都放在錢上面。要多讀一些書。”何夕起身將來到身後的書架上,拿出一本書,遞給了楊震,說道:“好好讀讀。”

楊震雙手接過。發現上面寫著:“經濟”兩字。

這就是何夕這一段時間的實踐為基礎,整理了國富論,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些內容所寫出來到。還是初稿。遠遠還沒有到定稿的時候。何夕甚至覺得,這一件事情是與遼東建設同樣重要的。

蓋因,做一件事情成功很重要。但是將這一件事情成功道理上升到理論高度,讓別人能夠複製,更重要。

何夕從來沒有忘記變法。

變法是什麼?就是用一套全新的治國體系,代替儒家的治國體系。如果做不到這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