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五章 好奇的朱雄英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科學知識。是何夕口述,工理學院總結,改編出來的教科書。對槓桿,滑輪,牛頓三定律,都有講解。
只是參考實物,讓朱雄英有更深刻的瞭解而已。
朱雄英說道:“為什麼這麼著急?”
楊震說道:“因為山東大飢。急需糧食,這一次是朝廷直接徵召我們。要一併運輸糧食去登萊。早去一會兒,就少餓死一些人。”
如果說,何夕知道山東旱情,還是一個傳聞。一個預判。但是此刻已經演變成了事實,今年到而今,一場雨雪都沒有下過,去年冬天也少雨水。到了而今就可以判斷,今年五月的守成,幾乎等於零了。
已經是青黃不接的時候,本來山東的糧食就緊張。再加上大旱絕收的預期,山東糧食價格,已經漲到天上去了。所以,朝廷下令,免除山東一省,今年賦稅。另外直接徵用船隻,運輸一百萬石糧食去登萊。
而今大明朝財政是非常健康的。錢有,糧食也有,船隻也有。
只是高麗戰事,佔據了官府船隻的運輸量。才必須臨時徵召。
朱雄英似乎聽明白了。點點頭。
只是他還是低估了天災人禍,是什麼概念。
畢竟大明天下這麼大,每年都有一些問題,比如廣西大藤峽,這是源於去年的亂子,去年各地的亂子,都一一平息了。唯獨廣西大藤峽,越演越烈。
原因很簡單,大藤峽是本來就有的問題,被人惡意引爆了而已。
大藤峽瑤民深居山中,以大藤峽為中心,有十幾個縣大小的地盤,都是瑤人居住地。朱元璋之前的政策,就是承認現狀。因俗而治,只要瑤民不出來鬧事就行了。
朱元璋這個政策沿用一百多年,到了成化年間。因為人口增多。漢人與瑤民爭奪土地。才發起了激烈對抗。
讓大藤峽屢叛屢降,打了好多次。
很多時間,建設難,但是搞破壞很容易。
朱元璋為讓漢人與瑤民和諧相處,甚至殺過一個有害於瑤民的官員。才算是將瑤民安撫下來了。
但即便朱元璋是皇帝,也不可能無條件讓步,點火之人。不知道真仇殺,還是假仇殺。反正瑤民死了好幾個頭人,而朝廷這裡死了好幾個官員。這種情況下,朱元璋也不能讓步。
那怕知道這裡面有貓膩,也比如讓瑤民交出兇手。瑤民自己是不交的。
如果是電視劇之中,此刻一定會有一個神探,來查明真相,處置幕後黑手。讓漢人與瑤民重歸於好。
可惜,這是現實。
瑤民與漢人之間本來就有矛盾,不過因為人口少。土地比較多。這矛盾還不算激烈。有這個現實因素在,雙方互信是很難的。到了這個地步,真相已經不重要了。
甚至朱元璋之前對瑤民的讓步,也不是沒有副作用的。
瑤民有時候搞不清朝廷需要什麼。一官員,被朱元璋明正典刑。與被瑤民殺了。都是死,但是性子是完全不一樣的。於是,從去年開始,大藤峽之戰就開始了。
只是當時各地亂子很多,大藤峽並不起眼。
而今各地的亂子都平息了。大藤峽就暴露出來了。
前一段時候,朱元璋特別下旨,令鎮遠侯顧成去鎮壓。
已經成為朝廷關注的焦點了。不過,這也是舊焦點,而今的新焦點就是山東大旱,似乎有人暗搓搓指山東大旱是天意。於是山東大旱更多了很多朱雄英看不懂的角力。
朱雄英對這些瞭如指掌,同樣對山東大旱也不陌生。畢竟是皇孫,該有教育與訊息渠道還是有的。只是,他到底是年紀小。並不知道,他看到一行字,或者幾行字,對於下面百姓真正是什麼樣子的。
對他們意味著什麼?
當朱雄英真正理解山東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