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十八章 五年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:“老師,您看。”
何夕拿著手裡的紙。這紙很厚,很軟,也很結實,給人一種特別的感覺。何夕說不清楚,好像是牛皮袋那種牛皮紙,又不一樣。
葛天工說道:“這是有木槳,麻料,等十幾種材料造出來的。市面上絕無僅有。因為,這票對水墨很不友好。只能用油墨在上面寫字才行。”隨即,葛天工拿一支毛筆,請何夕落筆。
何夕簡簡單單在上面劃了一豎,立即發現,片刻之後,墨跡在上面暈染開來,成了一大片。而葛天工立即送上油墨。何夕又寫了一下,筆記清晰乾淨。
何夕說道:“不錯。”
油墨在大明雖然不是說沒有。但少之又少。並不是說古人聰明才智,搞不出油墨來。而是沒有需要。搞出來做什麼?但是,單單是油墨這一項。就足夠讓想仿造的人頭疼。
而葛天工這裡,已經開發出一套油墨了。
這一套各種顏色的油墨,其實並不是何夕刻意為之,是無心插柳柳成蔭。
何夕想要的是煤油。
是的,不為別的。就是為了點燈。除非將蠟燭點上幾十根上百根。否則夜晚房間之中,根本沒有亮堂的感覺。昏沉之極。而蠟燭很貴的。何夕自己是用得起的。
而全天下人卻是用不起的。
而今撫順煤礦有這麼多煤,何夕不想想別的銷路。想來想去,煤油燈就是一個好銷路。大明人多,讀書人更多。而相當多的讀書人是用不起蠟燭的。而煤油燈就是替代品。
至於更窮的百姓,他們晚上是不點燈的。
因為大量煤油的出現,有人突發奇想,將熔鍊一些材料搞出這一套油墨體系,當然了,並不全。差很多顏色。但是用來印刷糧票足夠了。
至於那整裝待發的幾十臺印刷機,何夕更不會太關注。
畢竟,這都不能算是新東西,與官報的印刷機相差並不多。僅僅有一些小改進而已。這東西還是何夕搞出來的。他僅僅是掃了一眼,就看了看最後的成品。
一張一石的糧票。
正面寫,兌對一石,有遼東巡撫的大印,背面寫童叟無欺。還有一些裝飾性的花紋,但其實這花紋是一種謎語。各衛所都不一樣。可以看這花紋確定是從哪個地方發出去的。
當然了,這也給印刷技術帶了不少的難度。好在遼東也不過十七個衛所。
只需要十幾個模板就行了。
除此之外,還有鹽票,煤票等樣品。這些東西還有推遲退出。
何夕說道:“派一個千戶守著這裡,這裡萬萬不能出問題。沒有我的允許,一張廢紙都不能出去,這些工匠,這一段時間就在這裡住吧,其他待遇一切如常。”
何夕可不想,讓別搞出假票據。那可慘了。
雖然說,這裡很多技術都是保密的。但是何夕並不是太相信這個時代的保密措施。比如這鈔票上種種細節與用意,何夕估計,這裡隨便一個工匠,大多能說個差不多。
倒不是他們要精通所有的工藝。只是很多人都沒有保密那一個弦。沒有這個概念。隨便將保密的東西,亂說出去。
就是那種渾人,什麼都不明白,要命的事情,也只要當要他命的時候才明白過來。
這才是古代的常態,固然有很多精英,放在現代也是頂尖的人物。但是還有更多,渾渾噩噩的。根本什麼都搞不清楚。把事情給弄砸了。你以為他是敵特搞破壞,不,並不是,他是單獨的不在意,或者是好奇。
所以,何夕要用最嚴厲的防守,將這裡困住。
“老師,那要他們在這裡待多久?”葛天工說道。
何夕沉吟片刻,說道:“允許家屬探視,但是不準從這裡帶走一張紙。時間嗎?五年。就五年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