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八章 水輪機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管是棉布,還是麻布。特別是這種上品麻布。都是非常受歡迎的。但是何夕很明白,市場並不是真得無窮無盡的。

一旦海外市場吃不下這麼多布,自然會影響到國內。

即便不說別的。

這個紡織廠需要大量的原材料。遼東,高麗,都不足以供給,這裡需要山東,河北,等地的原材料才能持續生產下去。

擋是擋不住的。

朱元璋不想再說。一擺手,說道:“朕累了。其他的事情明天再說吧。”

------

朱元璋的自我調節能力是很可以的。第二天的時候,就看不出昨日一點心緒波動了。

這一天朱元璋要看的是田莊。

對於種田,朱元璋是專業的。對於屯田,朱元璋也是專業的。他在渡江之初,就建立屯田制度,當時負責這一件事情的是康茂才。也是以此為基礎的建立的衛所制度。

屯田是衛所制度的核心所在。

可以說,朱元璋之所以能有天下,與他非常積極的糧食生產政策有關係。在什麼地方,都注重糧食。這一點是張士誠,與陳友諒是沒有辦法比的。陳友諒窮兵黷武,對百姓死活並不在意。而張士誠不修田政,良田美地都為張士誠親戚所有。權貴得多了,朝廷手中就少了。

所以說,朱元璋是這三個政權之中根基最深,最有韌勁,即便一時間不能取勝。只要僵持下去,勝利的一定是朱元璋。

在屯田這一件事情上,朱元璋並不是外行。

這高麗田莊,才開墾幾個月。都是生的,也沒有什麼好看的。想要豐收,恐怕要等一兩年。農業的節奏就是這樣,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。

但是並不是說,就看不出什麼東西了。

朱元璋首先看的是高麗田莊之中的待遇。每人每天多少口糧。然後再看工具。所有農具都是鋼打造的。朱元璋看上面的刃口,稍稍打磨一下,就能當兵器來用。

朱元璋試著用了用這樣的農具。比之前各種農具都好用太多了。

特別是他小時候,很多農具用的都是木頭的。兩者之間,根本不能同日而語。

再然後看土地。

不得不說,東北的土地是很是給力的。非常肥沃。甚至朱元璋給出一個何夕都沒有注意過的事實,朱元璋說道:“這裡其實都是熟地。只是時間沒有種,所以荒了開墾出來也很容易。估計明年熬一年,後年就差不多了。”

“熟地?”何夕細細看看下面的土地,他看不出來什麼。

他到底沒有親自種過地,卻不知道良田與生地,就在於土地上面幾十公分厚的土層。經常種地的土地,土層已經適應了農作物的生長。或者說裡面的微生物環境改變了。這才能長糧食豐收。

有經驗的人,一眼就看出來,沒有經驗的人。自然什麼都看不出來。

何夕對於是熟的,有些吃驚,但是細細想來,也覺得正常。

畢竟遼東雖然是中華文明的邊緣地帶,並不代表,遼東就沒有繁華過,不說別的。就是元代遼東就有不少戶口,說明當年遼東土地開墾數量,遠遠在現在之上。

這裡又是靠近遼河,方便澆水的好地。曾經被開墾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看完這些東西之後。

朱元璋說道:“莊稼,一在水,一在土。其他都是次要的。土看過了。那就卻看水吧。”

何夕說道:“正好,我這裡也有一個東西,請陛下掌眼。”

------

很快就來到了河邊。

朱元璋也很快看到了,何夕的傑作。

沿著遼河十幾米的地方,並排有幾十個奇怪的建築物。他遠遠看見,外面是石頭,裡面是鐵。到底是什麼,卻要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