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二章 朱元璋的新境界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也好。合謀也好,沒有合謀也好。先狠狠地處理一番。讓他們知道,當得是誰的官。今後再出現這樣的事情,他們該怎麼辦。

太子心中一寒。但是依然努力爭取,說道:“父皇,這些人固然有過。但罪不至死。”

朱元璋說道:“大明地賦稅很多都帶血的。朕制定的賦稅可不至於到這個程度。這些賦稅之中的血,又何至於死?”

以朱元璋制定的政策,大明賦稅徵收,決計不至於逼死人的。但是事實是怎麼樣的?只能說洪武政事還比較清明。下面官員不敢亂來。故而,但是從賦稅之中上下其手的官員,從來是沒有少過。郭桓不是第一個人。也不是最後一個人。

有些事朱元璋知道,有些事情朱元璋不知道。但是數千萬石糧稅徵收上來,每年因此而死的。決計不是一個兩個。具體是一個什麼數字。沒有人能統計出來。

他們只是埋葬在大明帝國臺階下的泥土。

太子不會自欺欺人地說這些人不存在。只是太子下意思覺得,這是一種必然。畢竟,大明百姓其實都不富裕。從這些人手中徵稅。不出一點事情才奇怪。哪朝哪代都是這樣的。

從來如此而已。

這些人的生死不會影響大局。但是士大夫們,已經他們背後的力量,卻能影響到朝廷。

是以太子,想要挽回。

只是太子沒有渡過魯迅。但是朱元璋讀過的。從來如此,就對嗎?

太子說道:“父皇,這麼多人法辦,朝廷哪裡有這麼多官員?”

朱元璋說道:“正好國子監又有新生畢業了。”

太子無話可說,只有深深的恐懼。一句他一直想問。卻不敢問出來的話。在他內心之中徘徊不去。那就是:“父皇,你真的想廢太子嗎?”

前文說過,太子才大明文官最大的後臺。換一句話說,那就是文官體系大多都是太子的人。而今,朱元璋用國子監生代替原本的文官。而國子監生都是何夕的人。

太子有著深深的危機感。

畢竟這一次,朱元璋去遼東,帶了燕王過去。讓燕王與何夕在遼東待了很長時間。

太子是一個好兄長。但也是一個政治人物。

朱元璋說道:“太子,咱們朱家的根基是天下百姓。而不是這些大族。是小民,而不是官員。百姓死一個少一個。而官員殺了一群,還有一群。你好好想想吧。”

------

太子乾清宮之中退了出來後,一時間有些失魂落魄。

其實今日裂痕與危機。太子雖然在意,但也沒有那麼上心。原因很簡單。太子在朝廷之中的潛勢力其實很大的。比歷史上好大。因為何夕的影響,朱元璋設立了秘書監內閣制度。太子的權力,就近乎後世內相加首輔的權力。一當就是數年,可想而知,太子的根基又有多深厚。

當然了。朱元璋也不是後世的明代君主。整個大明都是朱元璋打下來了。更不要說朱元璋一直很勤政。大權也沒有旁落的可能。

所以,太子權威雖然大。但依舊能被朱元璋反掌之間收拾乾淨。

太子最大的危機感。就是他一向很能把握朱元璋的脈絡。朱元璋的心思,不敢說他完全能揣測明白。但是事後還是能搞清楚的。而今他完全搞不明白了。

根本想不通朱元璋為什麼這樣做?

就好像清丈這一件事情,還有朱元璋安排何夕在遼東做的事情,還有先打高麗,又打日本。

他都懷疑,現在的父皇還是當年那個父皇嗎?

不過,太子雖然有沉重危機感,此刻他還有最後一張牌,一張王牌。那就是找媽媽。、

何夕帶來最大的影響,馬皇后還在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