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章 遼東年關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因為貿易鬧出很多事情來。最後還是黃子澄理順之後,開了榷場。甚至蒙古人也不來攻打了。雖然說,糧食,鐵器,依然是禁止出關。但是其他東西還是能交易的。

蒙古人也是需要這種互通有無的。

而今蒙古人比大明慘太多了。一些蒙古權貴未必不想這種默契的和平更久一些。好讓他們舔傷口。

再有就是葛天工,是各方面技術的總負責人。

並不是說葛天工精通所有技術門類,那是不可能的。而是說葛天工管理著遼東整個技術團隊。

何夕說道:“開始吧。”

楊士奇說道:“遼東收入有這幾項,首先,各產業的收入,收入最多的是遼東木廠,共賣出大木七萬餘根,得糧食五十萬石。除此之外,就是旅順,牛莊,長春堡三地的抽分,有銀兩萬餘兩,鈔百萬貫,糧食一十三萬石。再有就是海運糧草。今年一年是兩百萬石。不過,戶部說明了。這是高麗的軍糧,不可以用於遼東。”

“再有就是遼東本地屯田的餘糧了。”

“等等。”葉旺劇烈的咳嗽了幾聲,說道:“大人在遼東建了那麼多廠子,為什麼只有遼東木廠有產出。其他地方?尤其是遼東鐵廠怎麼沒有一點出息?”

葉旺最近病的很厲害。

不知道是不是老了的緣故,已經缺席了很多次會議了。

所以有一事情不大明白。

他這一問,讓何夕尷尬之極。

是的。很多事情不做不知道。做了才知道。工業化是需要持續不斷的資本投入的。特別是對於重工業來說。想要賺錢,想要回本,可不是那麼容易的。

不說別的。即便是已經很成熟的太平鐵廠。也才剛剛收支平衡,這還是因為南洋藩國打仗都喜歡用大明的武器。才算是堪堪回本。

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要。

因為很多東西,是不能算錢的。

太平鐵廠生產了大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軍事裝備。單單這一項,就為朝廷省下了巨大的成本,也帶來了巨大的戰鬥力提升。但是這些東西,並不能反應在財物報表之中。或者不能直接反應到上面。

因為太平鐵廠所生產的武器,都是直接劃撥給兵部,由兵部來分配的。如果從這方面來看,太平鐵廠其實也很賺錢的。他將大明軍隊的軍備錢給賺出來了。

而瀋陽鐵廠的情況,與太平鐵廠又不一樣了。

瀋陽鐵廠與撫順煤礦他們原本也直接供應前線的。不管之前的北伐,還是現在的高麗戰場,所用的都是這裡的產的武器。沒有他們,何夕也不敢承諾供應高麗戰場的消耗。

但是,在何夕看來更重要的是,由瀋陽鐵廠基礎上誕生的機械製造業。

紡織機,縫紉機,水輪機。軸承,各種機械配件的產生。極大的支援了其他方面。但是而今雖然紡織廠生產的麻布已經不少了。但是隻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買家。還沒有成交大買賣。

這也是市場的問題。

遼東是消化不了這些麻布的。遼東百姓需要的是厚實保暖的棉布。而麻布雖然不錯。但更適合南方百姓夏天穿。一時間賣不出去,擠壓在手中也很正常。

總之,除卻之前已經理順的木材貿易線,其他需要做的事情還有更多。

葛天工咳嗽一聲,說道:“是我等無能,辜負老師的信任了。”

何夕嘆息一聲,說道:“算了。是我失算了。無須給我遮掩。繼續說吧。”

“是。”楊士奇說道:“遼東軍戶屯田。估計總收成一百二三十萬石。不過,能徵收上來的餘糧,不超過二十五萬石。給各級官員將士發俸祿都不夠。每年需要朝廷補貼十萬石。如果遇見戰事,翻幾個倍也是有的。”

“不過,這些收入都不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