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七十七章 人生際遇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七十七章人生際遇
明照是一個和尚。
不要小看和尚,他是有法號的和尚。他母親是一個妓-女,在他很小的時候,託人將他送入寺廟之中。從一個小沙彌做起,
高麗佛教興盛,很多僧侶一輩子也不可能有出頭之地。但是明照也算是為人機敏,成為大覺禪師的掛名弟子。但也僅僅是掛名而已。他到現在也沒有見過自己老師幾次。
不過,他而今三十多歲的人生,也算是波瀾壯闊,高低起伏了。
在高麗王王祺在位的時候,寵信佛法。他也跟著沾光。有讀書的機會,雖然是佛經。在王祺去世之後,對佛教有一些打壓。倒不是士大夫們不信佛教了。而是崇佛太耗錢糧了。
他的日子稍稍落魄了一些。
隨著王禑長大。在士大夫裡面找不到支持者,於是親近僧人。特別是去歲與明朝開戰之後,很多僧人火箭一般的升官。明照也是如此。很快就成為守城的軍官。
還俗長了頭髮。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,就姓王。與國主同姓。
這一段時間,是他最風光的時刻。從一介僧侶成為開京實權的軍官。打壓那些不忠於大王的叛臣。有了自己的妻子,還有田產美女。但是很快好景不長。李成桂忽然打到城下,他本想堅守城池,但是根本不知道是誰,開啟了城門。隨即,大勢已去。他不敢回家,又剃光頭髮。逃入寺廟之中。
又成為了一個僧侶。
不過,這一次他只能裝成一個不識字種菜僧人。而不再是與士大夫交往的文化僧了。
這一來一去,榮華富貴,白雲蒼狗,讓當初為了吃飽飯而背誦的佛經,真有幾分入心了。夜深人靜之時。回想佛祖教誨,明照正有一些變化。只是他自己不知道他的人生際遇,還沒有結束。
李成桂在開京的時候,對這些僧人很是打壓。蓋因開京周圍佛寺,絕大多數都是歷代高麗王所建,也就是皇家寺廟。他們的田產,乃至於各種特權都是王室賜予的。
這也是為什麼王禑能拉出那麼多僧人為他所用的原因。
所以李成桂要打壓。但是同時,李成桂也不能過分。
無他,佛教在高麗深入人心,幾乎是國教了。很多僧人都成為國師,影響力驚人。同時也有很多達官權貴出家的先例。百姓崇敬。李成桂真要多佛寺做出什麼事情。很容易引起連鎖反應。
所以李成桂不敢太過分。
即便他知道,這些寺廟之中有大量的王氏餘孽,也只能點到為止。
但是到了何夕手中可不管用。
於是明照又遇到了他平生最大的變數。
忽然數千明軍,將寺廟給圍了。
姚廣孝在大雄寶殿,裝模作樣的給佛祖點了香,拜了拜,似乎在感謝佛祖那幾年的照顧。隨即在大雄寶殿上發令。說道;“從今以來。寺廟都要減少人手,每個寺廟留有百人。維持儘可。並自耕自種,只能收香火錢。除此之外,所有土地一併充公。”
“阿彌陀佛,這位大人。這是先王所賜之護國寺。”一個老僧說道:“多少年都沒有變過。”
姚廣孝說道:“是大明的護國寺?還是高麗的護國寺?”
這些老僧一愣,不知道該怎麼說。
姚廣孝一擺手,說道:“這些老僧全部帶走,讓他們還俗為民。不願意還俗也行,讓他們自己去南邊就行了。剩下所有僧人。有識字就拉過來讓我看看。”
隨即立即有士卒一一詢問有沒有人識字。
即便在寺廟之中,識字的人也不是太多的。
明照到底是見過市面的。他心中一動,自告奮勇的說道;“小僧識字。”
姚廣孝一看,這個僧人雖然年輕,眉目之間,有一些滄桑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