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零二章 太子督戰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“如果天命在我,則兒臣自然能渡過洪武二十五年一劫,如果天命不在我。兒臣做什麼都沒有用。兒臣所能做的。不過是盡人事而聽天命。對北方各軍,兒臣總要去親身看看。才能放心。”太子語氣有些低沉說道。

朱元璋只覺得腦門疼,天下所有事情,在朱元璋這裡,都不覺得難辦。無非是時間與時機的問題。但是面對子女的問題。朱元璋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尋常老人。

簡直是難解之極。

真是輕不得也重不得。

輕不得,那是因為朱元璋覺得,太子而今是錯,他應該放寬心,不應該將沒有發生的事情,甚至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,拿過來嚇唬自己。這種情況很危險的。重不得,是因為朱元璋從小就知道太子的心思重。

當一個人,在其他人口中交口稱讚。也可以知道,這個人為了維繫別人口中的讚揚,用了多少心思。

而太子有朱元璋這個父親,其實壓力也很大的。

要做一個好太子,好兒子,好臣子。各種身份疊加在一起,太子自己或許不知道。但是朱元璋卻明白,太子想得太多。但是心思重,或者思慮周全。這對於一個守成之君,也很難說是一個壞事。

但是,現在這情況,卻讓朱元璋難辦。他擔心,真要狠狠訓斥一番太子,反而讓太子陷入死衚衕之中。

好久,朱元璋嘆息一聲,說道:“朕允了。你明年去北平吧。不過,不許離開北平。更不許上前線。”

太子說道;“是。”

朱元璋沉默了一陣子,說道:“老大。他們幾個到底是你兄弟,特別是老四。他也沒有得罪你。你-----”

說到這裡,朱元璋沒有說完。但是言下之意,已經很明顯了。

朱元璋願意不願意,都要面對一件事情,太子在,他對他這些弟弟,也不會如歷史上一樣。而太子如果不在,這天下局面,會走向何方?朱元璋也不知道。真要傳給孫子嗎?

朱允炆不行,朱雄英就能守住這天下嗎?

想讓天下在他死後,能太平,似乎很難。

朱元璋雖然沒有說清楚。但是太子也明白朱元璋的意思,行禮說道:“請父皇放心。兒臣絕對不會主動對兄弟下手的。即便將來有事,性命也是可以保全的。兒臣所想的,僅僅是自保,保住兒子應該得到的東西而已。”

朱元璋沉默片刻,說道:“你走吧。”

太子畢恭畢敬的退了下去。

朱元璋沉默了很久,寫一封聖旨。魯王,潭王,湘王,代王,分別就藩。

魯王封高麗,潭王封蘇祿,湘王封九州,代王封日本關東。魯王,湘王,代王,三萬各領本部往傅友德軍前效力。

潭王在朱元璋這裡不受待見,或許是因為潭王的生母有關係。潭王的生母乃是陳友諒的宮嬪,甚至有人傳言,潭王乃是陳友諒的遺腹子。或許也是這種傳言,讓潭王用滿門自殺的這種決絕的態度來面對朱元璋。

朱元璋對這個兒子,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?是不是自己的種,他朱某人不知道?

自此,宮中成年王者,只有太子與蜀王,蜀王明確表示,他不封藩海外,在京中做學問,爵位也是世代遞減。

朱元璋心中暗道:“或許,這才能讓他安心吧。”

------

每到冬天,老天爺就要收人。

在遼東尤其是這樣,寒冷的冬天,似乎壓制了所有的陽氣,即便有各種禦寒措施,也擋不住寒風的將人身上的元氣帶走。人的陽氣少了,自然要化做九泉之鬼。

只是何夕沒有想到。詹鼎也到

了這個時候。

詹鼎當年從靖江過來投奔何夕,自然想做一番大事業。然而天不隨人願。一來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