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一百零八章 瞿能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不過,有一個人心中卻很是欣慰。

這個人是何夕。

何夕對東勝衛的經營規模,而今東勝衛的現狀。心中都很有成就感。因為這是他改變歷史的結果。

或者,在很多人看來,這都是很尋常的事情。

因為大明開國以來,最重屯耕,大量土地都是衛所開墾出來。甚至有人說大明衛所土地佔據了總土地面積的一半。總之,對於很多將領來說,打仗固然在行,但是屯耕,經營地方,也很在行的。

很多老將都有這樣的經歷,瞿能也有這個能力。如果歷史沒有變化的話,而今的瞿能就在四川都司的位置上,進攻土司,並設立屯田,數年招徠百姓數十萬。都安居樂業,可見其能。

而瞿能在四川能做到,換了地方也能做到。

唯一的區別是,大明南北的人口差異,北方人口有沒有南方人口的三分之一,都不好說。也幸好。河套地區距離大明北方人口最密集的地方,也就是山西。才能有多餘的人口。也有很多,跟隨北元退到草原的各族人,因為連年作戰,而今的漠北早已不是元代,貧盡江南,富誇漠北的漠北。自然也養不了那麼多人。整個洪武年間,一直有人南逃。

瞿能自然從這上面下手。招徠了很多人手。

但也僅此而已。北方的人口潛力,是根本不能與南方相比的。所以,瞿能在這上面的成就,也受到了限制。

瞿能自然也不甘心屯田。一來,河套地區的農業潛力還是有限的。二來,功名要在馬上取。今日,自然要北伐。對瞿能來說,也是一個大好的機會。

大明對蒙古的戰略形勢,就是左右兩臂突出,一臂自然是遼東,一臂卻是河套。河套地區距離瀚海非常近,雖然瀚海難渡,但問題是,自古以來,瀚海還是有一些通道的。

其中一條自古相傳,也算是比較成熟的,就是在河套北邊。所以,北出河套,直撲漠北,也是北伐的一條路線。當然了,還有一條更西,那就是從甘肅北上漠北。甚至漢代對匈奴的左右兩臂,就是甘肅與遼東。

而現在的甘肅,人口稀少。近乎沒有。更不要說土地荒漠化,玉門關幾乎被沙子淹沒了。當年說不能走,有些太絕對了。但是困難幾倍於古代。特別是在支援大軍遠征上。

故而,從甘肅出兵,已經被所有將領放棄了。

而今局能敢請先鋒,並不是沒有原因的。他在河套籌備的一切物資,與遼東自然是無法相比的,特別是糧食。遼東可以透過海運從南方轉運大量糧食。而河套是做不到,不說別的。就算是河套能依賴的黃河水道,也有太多不能通航的地方了。

只是,軍中做事,沒有朝廷那麼多彎彎繞。很多事情都是爭來的。不爭,上面怎麼能知道你。不搶打仗的機會,怎麼可能落在自己頭上。特別是對於靠山不太硬的瞿能來說。自然要抓住機會。

上面答應不答應是一回事,但是你有沒有主動爭取,或者向上面表明自己敢戰,能戰,請戰的態度,是另外一個問題了。

瞿能甚至沒有什麼想法?只是想給太子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,讓太子知道,天地之間,尚有瞿能在。

他卻不知道,太子早就知道他了。

太子說道:“北伐之事,不是你該說的。還是好好說說東勝衛的情況。”

瞿能只能答應一聲,隨即細細說明東勝衛的具體情況,甚至拿出一幅地圖來。將各衛所的位置,田產,將官,士卒的數量,養馬地,一一指明,似乎數百里山河,千里草原,皆在瞿能目中。

太子心中歡喜,暗道:“不錯。真的不錯。有名將之姿,可堪造就。要不,真讓他領兵去一趟漠

北吧。”

太子對於馮勝的計劃是比較認可的。畢竟出兵打仗,並不是一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