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劍山莊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五十六章 釜山之圍,大明公務員,名劍山莊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線發展太快,以至於何夕很快就要前去坐鎮。幾乎一路追著藍玉的屁股走。

這也罷了。

更讓何夕承受不住的,是消耗。大量的消耗。

何夕在後方反應難免滯後一點。但是開戰前十天,何夕將手中的所有火器,火藥都發出去了,開戰第二十天,從遼東運過來的鐵甲等冷兵器,也有近三分之二運上前線了。

至於儲備的傷藥,酒精,紗布,等等。幾乎一掃而空。

何夕知道,運上去了。並不代表是全部用光了。

更讓何夕難受的是銀子。

四十多萬兩的銀子,幾乎在開戰的前三天,就已經賞下去了。

沒有這四十多萬兩銀子,激勵士氣,明軍也很難如此士氣激昂,當然了,明軍士氣高昂的另外一個原因,就是捏軟柿子。整個戰事之中,最慘烈的一戰,是晉州第二次攻伐戰。

但是真正戰死的人也不多。

打仗難免死人。明軍將士對死亡的承受可比何夕強太多了。

而且何夕雖然剛剛到高麗,但是後勤物資,是何夕一手包辦的。何夕更多的是按照後世的經驗來準備的。比如傷藥,酒精,紗布,還有郎中等等。在之前打仗的時候,很少有。也只有軍官能得到醫治,士卒很多都是等死而已。

這種後勤之下,自然激勵士氣。

當然了,也造成了才開打二十多天,何夕準備的很多物資,都打光了。

別的也就罷了。

何夕尤其不能接受的是軍械的損失。

畢竟之前也說過,軍械是很耐糟蹋的。何夕帶來的軍械也不少,足足有數萬甲冑,各種兵器。在何夕看來,足夠藍玉所部,打下日本都消耗不完的。他萬萬沒有想到,這才多長時間,就弄完了。敗家也不是這個樣子的。

何夕再也坐不住了。

他決定去前線見一見藍玉說明一下這個問題。

隨即帶著數百騎兵護衛,沿著大路,也就是透過晉州城下,前往前線。

何夕還沒有到前線的時候。

明軍三路大軍已經在釜山浦會師了。

除卻從忠州翻山越嶺的那一支軍隊還陷入山林之中,面對日本軍隊節節抵抗之外,其他軍隊都在這裡的。不過這一支偏師也很快會脫困了。因為正在節節抵禦明軍的日本軍隊,很快就會發現,明軍從他們後面過來了。他們反而是被堵死在山林之中的。

近八萬軍隊,將釜山浦,或者說釜山城圍得水洩不通。

這座城池,原本是一個海邊小城。甚至稱不上縣城。是日本人來到之後,看重這裡,才開始修建。擴大了一倍,卡在一個半島之上,抵擋住了陸上的進攻,半島後面又有一個小島,小島上原本就是防禦海盜的工事抵擋住海上的進攻。

日軍最後的主力,就在這座畸形的城池之中。

其實日軍的主力在數量上,並不比明軍少。大內義弘還算機敏,在明軍的猛攻之下,迅速收縮,將很多軍隊當做棄子放棄了。將大部分軍隊都集中在這裡。算是保全了最後的精華。

當然了,放棄的軍隊都不是大內氏的。而保留的軍隊,大多都是大內氏的。這一點,就不足為外人道也了。

不過,大內義弘能做的事情,也只要這些了。

藍玉籌備了大半年的戰略部署已經完成了。藍玉並不準備打這裡。因為在藍玉看來,這裡的日本人已經是死棋了,海上是水師的天下,陸上僅有彈丸之地,走不了,守又守不住。即便是釜山作為對日轉運的重要港口,有大量的物資,其中就有糧草。比如日本本身就缺糧,從高麗徵糧也是題中應有之意。

但是他們即便是糧草充足,又能堅持多少年?一年兩年,三年?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奮鬥在大明

名劍山莊

凰後萬萬歲

夏蓮迷